2008年4月16日 星期三

20080329-釣魚日記-(2/2)

20080329-釣魚日記-(2/2)



在黃昏前的四點鐘左右,我還是忍不住又來到宜蘭河邊一處菜圃邊緣釣鱧魚,雖然經過了一整個早上持著笨重的18尺溪流竿釣石斑魚之後,手臂的確是有那麼一點的酸疼,況且明天一早還要連續開五、六個小時的車到台東旅行釣魚個幾天,不過我終究還是沒有辦法克制想要來河邊釣魚的強烈渴望。



這是一處菜圃邊緣的緩流帶,大約在離岸四公尺的地方有一處水生植物蔓生的區域,植物的正下方水底躲藏著許多大型鱧魚,這裡的釣魚策略是要先將軟蟲拋投超過水面上的漂浮植物區,然後輕巧地牽引軟蟲滑過水面再爬上水生植物堆上,之後輕輕地抖動竿先幫助軟蟲一跳一跳地穿越茂盛的植物頂部,接著從靠近岸邊的植物區邊緣再輕巧地滑入水中,彷彿若無事然地從水面上緩緩地游過中間這段淺灘區。



(下圖:這樣一處不起眼的水生植物漂浮區,底下聚集著相當數量的鱧魚族群)





在軟蟲通過漂浮水生植物區的任何時刻,底下的鱧魚都有可能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攻擊活動中的軟蟲。其中又以軟蟲在水草區域的另一側遭受襲擊的時候失敗的機率最高,這是由於纖細的軟蟲釣組很難將碩大的鱧魚直接硬生生地拖過茂盛的水草安全地上岸來,雖然我通常使用14磅的火線搭配14~17磅的前導線,然而這種釣組以及所搭配的軟蟲竿實在是無法跟雷蛙釣法所使用的雷強竿釣組相提並論,因此在這種情形之下失敗的機率是極高的。



第二種情形是當軟蟲輕巧地爬上漂浮植物區的時候,底下生性敏感的鱧魚察覺到上方植物區的振動與聲響,在悄悄地浮上水面查看後,以令人幾乎難以招架的速度突襲正在草堆上輕巧移動的軟蟲。在這種情形之下,這尾上鉤的鱧魚能否順利地引拔上岸來,有很大的部分決定在我揚竿作合的速度與臨場的反應。只要能夠在第一時間擋住鱧魚反身鑽入草叢深處的奔勢,然後有效地將魚拉出水草底部,這尾鱧魚能否安全上岸大概只剩下時間的問題。只是有超過50%的機率會讓鱧魚鑽入水草深處脫鉤逃逸,反應不及是主要的因素之一,體型巨大的鱧魚上鉤也是常常失敗的原因。



(下圖:在這些水生植物漂浮區邊緣,細心觀察的話都可以看到悄悄浮在表層的大鱧魚,這是雷蛙與軟蟲釣手千萬不能放過的標點)





等到軟蟲從漂浮水草區域輕巧地再次跳入水中的時候,而被尾隨其後的鱧魚從後方襲擊的時候,這種情況下上鉤的鱧魚安全上岸的機率最高。只不過倒底鱧魚大哥們會在什麼時候突然來襲,這是誰都沒有辦法料得準的事情。



我從下竿開始的第一竿,草叢下方的鱧魚就異常踴躍地來襲擊通過漂浮水草區域上的軟蟲,其中還有一次軟蟲還在離水面大約20公分高的水草頂層穿梭跳動的時候,一尾鱧魚以攻擊雷蛙的爆水模式直接從草叢下方躍出水面一口咬住軟蟲而上鉤。在這個很小的區域範圍內總共命中3尾鱧魚,除了躍出水面那尾還看得到身形之外,另外的兩尾鱧魚連身影都沒看到,9尺長的軟蟲竿被硬生生地拉向水面,然後上鉤的鱧魚立刻鑽入水草深處以脫鉤掛底收場。



(下圖:這個水草區域的前緣不斷地有鱧魚突然來襲)





接著大概是被不斷來襲的鱧魚給驚嚇到的緣故,我竟然在拋竿的時候不小心竿先打到插立在菜圃裏頭用來驚嚇鳥群的選舉旗幟,結果路亞竿的竿先硬生生地在第二個絲道環的上方折斷,由於都沒有帶任何備用的竿子我不得已只好繼續以斷掉的竿子來釣軟蟲,這種意外弄斷釣竿的情形已經是半年來的第二次了,真的是傷腦筋啊。



只是沒想到斷了一小截的竿子竟然讓釣竿的調性大幅地提高,接下來的半個小時我終於成功地將一尾不到兩斤的小鱧魚從水草的深處給拉了出來,這是該處標點在黃昏時分前後咬了六、七次之後唯一成功拉上來的一尾鱧魚。



雖然不小心弄斷了這把跟了自己四年多的路亞竿,但是卻也讓我不得不正視找不到合適的鱧魚軟蟲專用竿的這個問題。雖然市面上的路亞竿種類還算很多,但是要能夠找到適合宜蘭河這種稍有流速、水草雜生的釣場環境,其實倒也不是那麼容易的事。姑且不論預算上限跟自己的持竿習慣跟喜好,要能夠有足夠的長度及強韌的腰力能夠在水草濃密的區域引拔搏魚,又能夠有纖細敏感的竿先彈性操控輕巧細膩的軟蟲釣組,恐怕要花一些功夫才能找到這樣合適的專用竿子。



(下圖:今天唯一安全上岸的一尾小鱧魚)





今天使用的都是4英吋的Grub單尾軟蟲,白色跟綠色系的都會來咬,今天黃昏鱧魚的高度活力及咬餌意願,應該也是跟天氣恢復晴朗炎熱有關,鱧魚的活動力會受到天氣及氣溫顯著的影響,應該已經是顯而易見的明確事實了,以上是今天黃昏簡短的釣魚心得筆記。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