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7月3日 星期二

釣線平衡的觀念-(3)

釣線平衡的觀念-(3)


然而,即便是已經很清楚地了解各種材質釣線對於野鯉釣獲效率的影響,在使用傳統的雙子線釣組設計河釣野鯉時,還是會面臨以下的幾點問題。第一,會造成釣組弧度的死角,第二,會產生魚訊混淆的情況,第三,減低釣組抵抗衝擊的能力。

就第一點問題來說明,由於子線與母線是利用美式轉環來銜接,因此轉環的存在無可避免地會形成釣組弧度明顯的轉折死角,在止水域池釣的場合這種情形基本上還不算太嚴重,然而在流動水域的河釣場合,轉環所產生的弧度死角則會顯著地影響魚訊的傳遞。在傳統的池釣釣法中,多數的釣友會採用短子線的配置來解決這個問題。

若是以釣線平衡的觀點來看待短子線配置所產生的弧度死角問題,在採用美式轉環來銜接子線的釣組設計中,理論上應該大幅增加子線的長度才能有效地緩和死角的影響,轉環在整體釣組的位置會因此而上移至釣組弧度較為平緩的位置,整體釣組在水中所產生的弧度才會順暢漂亮,也才能準確敏銳地顯現魚訊。不過增長子線設計的前提則是要改採用單子線配置才算合理,否則這麼長的兩股子線在水流的影響之下是容易會糾結不清。

第二點的問題則是雙子線釣組設計在流動性水域中最為不利的情況,以河釣野鯉為例,雙股子線的長度一般都取約略相等長度的設計,當釣組入水沉落至標點內之後,由於河水水流沖刷的緣故,以致於水面上的浮標及中間的一大段母線會因為本身水阻力較大,加上自身重量相對輕量的緣故,以至於容易被水流帶到轉環下游的方向。在此同時,轉環與其上方一部份的母線則會因為荷鉛重量的緣故,而形成在河底拖底流動的態勢。

同時,由於轉環下方的雙股子線的魚鉤上還掛著拇指大小的餌團的緣故,因此很難避免不被底層的水流帶往轉環下游的方向。如此一來,就形成了轉環擱淺在位於上游面的河底,轉環上方的浮標及一大段母線,還有下方的雙股短子線卻流向下游面的態勢,於是就形成上述第一點所說的釣組弧度死角的問題。這個時候,雙股子線在判斷魚訊的發生上很容易產生魚訊混淆的情形,因為在魚兒啄食餌團的同時,整個釣組基本上都還在水流中不斷往下游漂移,釣者實在很難從不斷運動中的釣組狀態,去判斷到底魚兒啄食的是哪一股子線上的釣餌,也因此釣手也很難建立一個有效的模式,去判斷何時才是最佳的揚竿作合時機,於是這就產生了所謂魚訊混淆不清的問題。

事實上,在河釣野鯉的場合很少發生雙弓中魚的情形,即使是意外地同時命中兩條大野鯉,釣手要能將兩尾大野鯉同時成功地請上岸來,還真的是需要花費上一番不小的功夫。此外,由於雙股子線的長度一般都很短的緣故,因此在兩尾同時中鉤魚兒的大力拉扯之下,其中一鉤斷線失敗或是脫鉤逃逸的機率其實是很高的。

最初釣友會在池釣中會採用雙股子線設計,除了希望能夠有效增加命中魚兒的機率之外,雙鉤消散的餌料量所產生的集魚效果,一般而言也的確明顯高於以單鉤作釣的情況。再則,在某些底層池釣的場合,釣友會刻意採用不同長度的雙股子線設計,利用長子線擱底所產生的適度支撐效果,來提高浮標的臨界浮力效率,如此一來也可以有效地提高釣到魚的機率。

但是在流動水域裡頭,雙股子線設計除了能增加釣餌消散的集魚效果之外,整體評估起來其實並沒有多大實質的優點與效益;更何況短子線設計所產生的低延展性問題,將會大大減低子線能夠耐衝擊的能力,因此也就產生了第三個問題。

因此,在面臨雙子線這些先天上的問題時,我後來很自然地就改採用透連式單子線配置來設計河釣野鯉的釣組。一般而言,台式的池釣乃至於河釣所使用的釣組,絕少採用到透連式單鉤釣組的設計,其中的理由除了前述的以雙鉤來增加釣獲率及誘餌效果之外,還有一個理由則是關於水深及流速的問題;在一般河流釣魚的場合,像我這樣以水深超過15尺以上的流動水域為主要標點的情況其實並不多見。雙子線的缺點及不同材質釣線表現的影響與差異,基本上是與水域的深度及流速有極大的關聯,水域的深度越深,水流流動的速度越顯著,則雙子線的缺點及不同材質釣線對於釣果的影響就越加明顯。

我在宜蘭市郊其他河流及灌溉溝渠裡釣野鯉所使用的釣組,與在宜蘭河或是冬山河這種流幅廣大、河道深度極深且河底地形極富變化,加上會受到河口漲退潮差的影響,以至於一天之中標點裡頭的流速始終在變化的釣場,基本上在一些細節上是有所差異的。一般的灌溉溝渠或是田間的小河流深度很少會超過6呎以上,因此尼龍母線在深水域使用的優點反而並不明顯。相反地,碳纖子線下沉速度快,水面下釣組的弧度夠漂亮,在水淺流急的河道裡頭,反而能夠準確掌握到野鯉的魚訊。因此,在這些淺水域釣場裡頭,我所採用的釣組除了必須是單子線透連式釣組之外,在水面下的這段釣線也都採用硬質碳纖子線。因此母線與透連子線的線結大多會在水面以上,如此一來底下的碳纖線在水裡頭能夠形成漂亮的弧度,也都能敏銳地察覺出水底障礙物的存在,有效地增進釣魚的效率。

一般而言,市面上的碳纖子線會有軟、硬兩種類別,通常釣友在選用時機的考量上,池釣的場合大多採用軟質碳纖線,磯釣或是硬拼大魚的時候則多採用硬質碳纖線。基本上,這種選擇的方式嚴格說起來並不能說是不對的,畢竟在一般釣友的觀念裡頭,池釣的魚種大多索餌動作細微,因此軟質地的碳纖線會有減低釣餌的不自然感,降低魚兒戒心的功效。同樣地,在磯釣的場合中,硬質地碳纖線可以經得起崎嶇礁岩的摩擦,以及磯釣對象魚銳利牙齒的考驗。

但是,如果從浮標釣法的角度來看,則選擇何種質地的釣線其實存在著截然不同的思維。以磯釣來說,選擇硬質釣線的理由除了前面提到的經得起崎嶇礁岩的摩擦,以及磯釣魚種銳利牙齒的考驗之外,通常磯釣釣場的潮水狀況相當混亂,水面上的浮標除了被洶湧的波濤打得到處亂飄之外,水底下異常複雜的潮流也會讓釣餌不斷地飛舞漂流,因此從浮標到釣餌之間的這段釣線,基本上不會總是在繃緊順暢的理想弧度狀態下,這種時而繃緊、時而鬆弛的釣組狀態,往往無法有效地讓水面上的浮標能夠即時且有效地偵測出底下的魚訊。為了有效減輕及解決這種釣線鬆弛的困境,阿波浮標釣法的高手乃發展出操控釣竿及拖襬釣組的各種手法,為的就是配合潮流的動作來維持釣組緊繃的理想狀態。

除了以釣手本身操控釣竿的動作來維持釣組適時緊繃的狀態,採用硬質碳纖釣線也能夠有效地減少釣線鬆弛的現象。許多磯釣的高手其實都已經注意到這個釣線鬆弛的不利現象,因此有經驗的釣手在綁好長子線之後,一定會用力將原本有些捲曲的釣線拉成順暢的狀態。可千萬別小看這個動作,愈是順暢平整的釣線越能夠在水裡頭形成漂亮的弧度,愈能將混亂水流及盜餌小魚的影響減到最小,很多時候這會是決定釣果好壞的關鍵因素。

從魚兒就餌動作的角度來看,硬質釣線的順暢弧度可以將最細微的魚訊傳遞到浮標的動作之上,因此,在小魚頻頻盜餌及索餌動作不明顯的時候,硬質釣線在魚訊傳遞的表現上會明顯優於軟質釣線。反之,軟質釣線的優點則是柔軟自然,魚兒就餌時候的抵抗程度較低,因此釣鉤容易深吞,中魚的動作雖然較為遲鈍但是都很確實。缺點則是浮標上面的魚訊表現較不顯著,不過通常當魚訊發生的時候大多已經順利著鉤中魚,也可以有效篩選掉小魚盜餌的假訊,這一點與之前所提到的篩選野鯉魚訊的功用相符。

其實在池釣的場合還是有很多的機會會用到硬質釣線,以池釣福壽魚為例,對於這些已經被釣友們日日操到怕的競技池福壽魚,硬質子線可以敏銳地偵測出福壽魚細微的啄餌動作。對於這些職業釣福壽高手來說,釣魚的效率直接關係到競賽的成敗,因此通常不會等到福壽魚含住釣餌才揚竿作合,反倒是魚兒一啄餌立刻就揚竿「強力作合」。這有一點挫魚的味道,但是技術好的高手一定會讓魚鉤命中吻部週邊,你也不能說他是惡性挫魚,從這個角度來看,硬質釣線顯然會是大家一致的選擇。

此外,在競技池釣大烏鰡的場合,職業釣手更是光明正大地用挫魚的方式釣魚,釣烏鰡的雙鉤釣組掛上田螺或是福壽螺之後,以釣組剛好緊繃的狀態停置在池底,巨大的烏鰡在靠近餌食的時候,無論如何小心都很難不去影響到釣線的平衡,因此有經驗的釣手會判斷何時該揚竿強力中魚,這同樣也是硬質釣線容易發揮特性的場合。

在溪流釣魚裡頭,釣大石斑所採用的潛水式浮標釣或是曳底浮標釣法,都要求水裡頭的釣線能夠保持漂亮順暢的弧度,一方面可以有效地偵測到大石斑異常輕微的魚訊動作,一方面也可以預先偵測及預防釣組掛底的情形產生,因此這一類比重大、硬質的碳纖釣線通常也會是釣石斑高手最佳的選擇。

各種釣線的選擇其實真的沒有固定不變的模式,除了必須根據釣手設定的釣魚環境特性來設計釣組之外,也必須不斷地配合千變萬化的釣場環境來調整。










2 則留言:

  1. Eric,



    碳纖子線會有軟、硬之分;

    可否請教這要如何從包裝上看出來呢? 我常常還是搞不清楚,大多是買來用了才知道。



    Danny

    回覆刪除
  2. Danny,



    你問的問題有點難答,我只好把以後要寫的部份這兩天先整理一下,再寫成

    一篇比較完整的文字,請耐心等個一兩天吧



    ERIC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