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3月20日 星期五

My DIY Minnows- (2/2)

My DIY Minnows- (2/2)

從Smith官方網站所公佈的D-Contact資料來看,特別強調該款Minnow具有與其他一般路亞不同的寬舌版設計,顯然地除了以弓背效果的尾部設計來產生活潑的擺尾效果外,寬闊的舌版設計也是提供該款擬餌左右搖擺泳型的動力來源。根本上,這兩款擬餌完全是以流動溪流的水域環境來設計的,其應用在本省出產何氏棘魞溪流的效果會如此優異,顯然絕非偶然。這也意味著,即使都是使用短舌版設計的Minnow路亞,卻也不盡然都是適合在流動的溪流水域中來使用。我的確非常好奇當初是哪位眼光獨到的前輩高人看出了這兩款擬餌的潛力,抑或只是瞎打誤撞,因緣際會的偶然而已?

(下圖: Smith這款淺層型的D-Contact路亞,除了以弓背效果的尾部設計來產生活潑的擺尾效果外,寬闊的舌版設計也是提供該款擬餌左右搖擺泳型的動力來源,官方網站提供的照片有特別強調該款Minnow與其他一般路亞不同的寬舌版設計,資料來源:Smith官方網站)





舌版安裝的角度位置以及其所產生的整流效果也是必需要預先考慮的設計細節,這對於一般DIY的釣魚人來說,最穩當的作法就是參考類似外型的路亞產品來決定可能的安裝角度與位置,通常舌版的角度可以從跟水平軸線近乎水平到完全垂直的90度範圍,安裝的角度越大,切割水流所產生的渦流效果及水阻力就越明顯,路亞會因此產生更為顯著的搖晃及擺尾效果。

事實上,潛版安裝的角度對於泳型的影響,往往超過形狀及尺寸大小等等其他的因素。Rapala有一款相當著名的Minnow Rap路亞擬餌,該款擬餌雖然也配置著深潛型擬餌特有的長舌版,但是Minnow Rap舌版的安裝角度比其他深潛型擬餌要來得水平許多,儘管號稱可以下潛到5~11呎的深度,但是這款擬餌的長舌版其實是提供相當程度左右垂直搖擺的作用。換句話說是利用平整長舌版產生的不穩定作用,提供Minnow Rap在游動時候Rocking擺動的效果,而不是單純只是提供下潛的功能而以。

至於舌版所產生的整流效果對於深潛型的Minnow特別顯著且重要,以Smith這款D-Direct長舌版Minnow來舉例說明,舌版下方有立體弧度的整流式設計,並且整個延伸到Minnow本體的下顎下方,同時還跟路亞下腹部的曲線弧度順暢收合,顯然Smith的設計師在這款深潛型擬餌的流體動力穩定性上著實下過一番巧思,舌版的安裝角度取捨以及如何結合路亞本體的設計曲線來達成整體的流體動力效果,這是一般DIY路亞的人比較難以克服的問題。

(下圖:芬蘭另外一家路亞品牌Nils Master出品的Stalwart擬餌,也是Balsa木擬餌的經典之作)





在仿製Smith這兩款路亞上,短舌版的D-Contact會比長舌版的D-Direct要容易許多,基本上這兩款路亞從外觀上來看幾乎大同小異,唯一的顯著差別僅在於舌版的長度。一般DIY路亞所使用的舌版材料都是以透明的壓克力塑膠平板裁剪而成的,短舌版的淺層路亞採用這種壓克力平板來模擬,大體上並沒有多大的問題,但是深潛型路亞的長舌版就不能以這種壓克力平板來製作,這會產生流體動力學的另外一個穩定的問題。

平整的長舌版在水流中運動時,平板的邊緣會產生不穩定的紊流(Turbulence),平板的背面則會因為紊流的問題造成複雜的壓力失穩問題。因此配備這種平整長舌版的路亞在流動的水流中運動,很快地會因為失穩的問題而激烈擺動甚至翻轉。因此,市面上的深潛型路亞所配置的長舌版背面都會有導流溝槽的設計,這種立體的長舌版除非自己花錢請人開模訂作,或是有特殊的管道可以取得,否則並不容易以一般的壓克力平板來克服。

此外,自己DIY長舌版的深潛型路亞還會有一個不容易克服的問題,那就是深潛型的路亞其施力鼻環的位置通常會設置在舌版上頭,而不是像淺層型路亞是設置在路亞本體的前端。因此,除了要決定鼻環在長舌版上的位置外,也要思考如何將鼻環穩穩地固定在舌板上,以及舌版如何與路亞本體穩定固接,而不會在大魚拉扯的時候意外脫落。這個問題在早期的Balsa木路亞上是以採用金屬製舌版的方式來解決,透過細螺桿穿過路亞鰓部的方式來固定,這或許可以作為自己DIY長舌版路亞的參考。

(下圖:這是我收藏的經典Crank路亞,由Fred Young製作的The Original Big O,其平整寬大的舌版會產生極為生動的搖擺動作)





平整形長舌版設計其實在另外一種專釣Bass的Crank路亞上很常見,這種體型圓圓胖胖可愛的路亞,通常會刻意選用寬廣,平整的大型舌版,來營造出因為失穩而左右搖擺(Wobble)的泳型表現,其背後的思考邏輯與環境條件,與專門以流動溪流水域的何氏棘魞為對象的Minnow路亞其實是有顯著的不同。

基本上,在流動溪水裡頭操作Minnow,先天上以就是處在先天性不穩定的狀態下,因此擬餌的操控性與穩定性相對上會比晃餌手法來得關鍵許多。在操作這種擬餌時,擬餌所展現出來的泳型表現與活潑度,其實很大一部分是由擬餌本身流體動力的特性來營造。換句話說,釣手本身只要掌握住擬餌與水流之間相對的空間及速度關係,就能夠營造出所謂的晃餌效果,真正決定是不是能夠有效地吸引大型何氏棘魞前來咬餌,反倒是如何能夠順利地控制及牽引激流中的擬餌穿越過釣者所設想好的狙擊流帶。

在大多數時候都是在止水域進行的Bass Fishing活動中,擬餌的泳型表現大部分決定在釣者本身的操竿晃餌手法上。這是因為靜止的水域並不會有主動帶動擬餌運動的水流,擬餌之所以會有所謂的泳型擬態出現,完全是因為受到釣者收線晃餌動作所產的結果。因此在這種靜止水域所使用的路亞在設計概念上會有跟溪流水域所使用的路亞截然不同的出發點。以前面所提到的Crank擬餌來說,其舌版的設計大多是採用寬廣平整甚至前端有銳利角度的設計佈局,其實都是刻意希望藉此能夠在靜止水域來營造出更活潑生動的泳型。這樣的擬餌如果拿到湍急水流來使用的話,如果操作的技巧不夠熟練的話,應該很容易發生失穩甚至打轉的情況。

事實上,目前市面上許多日本或是歐美大廠所出產的Minnow擬餌,並不全然都是專門為溪流魚種及環境所設計的,其中很大一部分的淡水用Minnow路亞是針對棲息在湖沼等止水域的Bass來開發的,因此在擬餌本身的設計細節上並不完全適合本地這些棲息在大型溪流裏的何氏棘魞。即使是一些專門針對日本這幾年日益興起的擬餌釣鱒魚所設計的Minnow,也不見得就能夠適應本地這些大型天然溪流的環境,畢竟日本時下所流行的擬餌釣鱒魚活動,主要還是以纖細的釣組裝備在人為管理的溪流或是營業魚池當中進行,其水域環境條件顯然與本地出產何氏棘魞的溪流有明顯的出入。

最後一個要斟酌考慮的是如何決定鼻環設置的位置,一般來說,路亞擬餌鼻環設置的位置可以是在路亞本體的前端,舌版上頭,以及路亞本體的背拱上,第一種方式是一般淺泳層Minnow或是無舌版式(Lipless)路亞常見的設計,第二種則是常見在深泳層Minnow路亞上,第三種則是顫泳型(Vibration)路亞標準的設計,鼻環位置與路亞擬餌的泳型表現、穩定性與運動性等等性能表現,都有直接的影響關係。簡單地來說,路亞在水中的運動基本上是完全受到鼻環上頭釣線牽引力道的控制,釣者施加在鼻環上頭的力道,必須與水流通過路亞產生的效果,路亞本身的重量浮力,以及本體與舌版所產生的阻力等等,達到相互均衡的狀態,因此,鼻環的位置也會影響道路亞整體的表現。不過,以DIY的角度來說,通常還是只能選擇在路亞本體的前端設置鼻環。

(下圖:我自己動手繪製的路亞設計概念草圖)






我自己在構思DIY Minnow原型概念時,參考了許多著名Lure的外觀及構型,當然也包括了這裡提到的Smith D-Contac及D-Direct兩款釣何氏棘魞最著名的Minnow擬餌,以及像是Rapala、Yo-Zuri、Duel以及一些其他著名廠牌的路亞。此外也從我所訂閱的幾本日本及美國擬餌釣魚雜誌裡頭尋找靈感,然後簡單地以色鉛筆先大致繪出三款DIY擬餌的外觀及配色,依據我初步的構想,這三款Minnow路亞都是採用浮水型,短舌版的設計。這是因為考量到未來幾個月都是屬於枯水期的夏季氣候,出產何氏棘魞的幾條東部溪流除了溪水流量會明顯減少之外,溪流底部大量生長的青苔水草也是我考慮採用浮水型設計的主因之一,希望能將Minnow下潛的深度控制在1~3呎以內,避免造成頻頻掛住水草的窘境。

在尺寸方面,我將前兩款Minnow控制在9公分以內,這樣的尺寸雖然比Smith這兩款Minnow的尺寸大上3公分以上,但是增加的配重量可以有效改善遠投的拋投性能,這對在溪面寬款的東部溪流使用應該有相當的優勢。第三款路亞則採用更大的11公分本體長度設計,基本的構想是想要設計出更大擺尾幅度效果的Minnow。這三款擬餌在外型上都有適度的弓背設計,第一款擬餌的外型及色系是參考我在這幾期Angling Fan上頭所看到的一款Katu Minnow擬餌,第二款路亞則是相當程度上模仿了Smith D-Contact的概念,只不過在尺寸上大上了一號,色系塗裝則傾向於採用金-紅兩色搭配。第三款擬餌則是受到Jun Minnow 110F及Lot系列的影響及啟發,其色系塗裝則傾向類似溪流石斑橫條紋設計。

三款擬餌全部採用兩片5mm厚度的Balsa木片黏合製作,因此本體的厚度大概會在8~9mm之間,配重的部分則必須再仔細斟酌一番。本體外層僅打算以噴漆上色處理,不另外黏合模擬鱗片紋路的金屬箔片。舌版的設計則打算採用較不穩定的寬闊倒三角形設計,基本的構想在於希望藉此營造出激烈活潑的搖擺泳型。

雖然,花了這麼多功夫在研究及構思DIY路亞的設計細節及原型,但是截至目前為止,這一切都還是在紙上作業階段,最近實在是忙得快沒時間出門釣魚,更別說是能夠靜下心來仔細完成這三款路亞的DIY工作。不過,即使是如此,還是先一步一步地把該準備的材料及該蒐集的資料預先準好。

(下圖:Rapala的Original Floating Minnow是我最喜歡的Minnow路亞之一,簡潔乾淨的線條外形,竟然能夠表現出不可思議的生動泳型,不愧是史上最暢銷的路亞擬餌)




從思考DIY路亞的過程中,我也順便把挑選Minnow擬餌的方式簡單地整理一下。我在挑選Minnow擬餌的時候,第一步會先觀察及研究擬餌的外型,從本體設計的立體曲線來思考這款擬餌可能的泳型表現。就我自己而言,擬餌的泳型表現是第一項性能指標,因此在購買之前必須先弄清楚這款擬餌所要表現的泳型與擬態。除了實地近距離觀察與想像之外,也可以在購買前預先作一些功課,可以先到廠商的官方網站上去了解這款擬餌的性能諸元及設計理念,此外,某些大廠還會提供影音介面來生動地介紹擬餌在水中實際的泳型表現,到Youtube上頭去觀看別人上傳的影像資料也是可行的方法之一。

接下來要了解這款Minnow擬餌的配重及適用深度,配重的部分通常在產品的包裝上就會有介紹,同時還要先弄清楚到底是浮水型的、懸浮型的、抑或是下潛型的擬餌。接著要仔細觀察舌版的外型、尺寸、安裝角度、以及鼻環的位置,這些資料除了會告訴你一些關於下潛速率一及搖擺泳型的訊息外,也關係到該款擬餌是否符合你所要針對的水域環境特性。

接下來要看看擬餌製作的材質,我自己本身偏好以Balsa木所製作的擬餌,其泳型表現及操控性有其獨到之處,塑膠製品的話其實也無不可,只要重心及配重設計得當的話性能表現一不在Balsa木擬餌之下。至於有沒有震動式入珠設計倒不那麼重要,這種製造聲響的設計在釣何氏棘魞時並沒有顯著的優點,反倒是釣靜止水域裡頭的Bass比較有效果。

其次才是看色系及塗裝,一般來說釣何氏棘魞的擬餌大多以金色系為主,其次是紅色系跟銀白色系,其他的色系表現則還是眾說紛紜,因此在選購時還是先以這幾個色系為主。至於尺寸大小的話,得依據水域條件及個人的裝備技巧來決定,以Smith這兩款Minnow擬餌來說,40公分以上的捲仔應該都可以吞下大半隻沒有問題,我拿長度9公分的Rapala F9照樣是被何氏棘魞從尾部活活吞下大半隻,因此5~10公分之間的Minnow應該都是可以考慮的尺寸。

當然,最後必須要嚴肅考慮的還有價錢問題,像是這兩款Smith Minnow擬餌的價錢,大概都在400元上下,Yo-Zuri的則似乎比較經濟實惠,可以買到不少200~300元之間的中價位產品,至於一些其他大廠像是Daiwa及Duel牌的產品,往往動輒400~600元之間,說真的還很難買下手。至於其他台灣不容易看到的日本及歐美廠牌產品,大多得透過代購網或是網路下單來購買,郵資及手續費的加成往往讓實際成本高得嚇人,這或許也是許多人開始嘗試自己DIY屬於個人風格路亞的初衷吧。

這篇DIY的文章其實原本是自己構思動手製作Minnow擬餌的筆記,前幾天趁著出差到高雄的機會,在搭乘高鐵往返的途中在隨身小筆電上修修改改地臨時湊成一篇比較完整的文字。其實本來也沒想要說開放出來,畢竟像這一類的文字大多是我自己備忘的心得筆記,從來就不曾想過要公開出來吹皺一攤春水。只是在時速300公里飛快奔馳的高鐵列車上寫著寫著間,索性就花點心思重新整理排列了一下,然後就這麼野人獻曝地Post出來。





1 則留言:

  1. 強烈期待你的大作..

    真的要找專攻阿捲的路亞..還真的不多

    我常常使用的遊資力M-37.就不適合放長線..

    適合與河流60-120度拉回..

    SMITH的路亞..真是好用..不過2隻長舌板米諾都以奉獻河神

    只有剩短舌板..用來欺侮吳郭魚

    abu米諾也不錯..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