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6月16日 星期一

20080606-釣魚日記

20080606-釣魚日記



今天下午請了半個小時的假提前回宜蘭,一方面是處理新房子的事情,一方面明天早上要帶妞妞去打預防針,避免因為太晚回來以至於路途上塞車。後來事情在大約四點半就全部處理妥當,於是利用天黑前的兩個小時來到宜蘭河釣鱧魚。



今天的天氣是陰天偶有小雨,釣場選在中山橋上游最常釣到大魚的淺灘地,標點的位置則是以岸邊的水生植物邊緣,以及河心的障礙物周邊這一類傳統的鱧魚標點。今天使用9尺長的軟絲竿搭配Abu C102捲線器,20磅的Spider編織線,5尺長12磅的Vanish前導線。軟蟲則以顏色鮮豔的Grub以及6英吋的Mann魚型軟蟲為主。配鉛則以5B及6B的咬鉛,咬合在鉤柄上方的位置上,採用的手法以岸邊水生植物區上方直接攻略,以及橫越過水中障礙物的方式操作。



一直到天黑前的兩個小時的時間裡頭,一共來追咬三次,第一次是鉤到水中的一小段沉木,在用力拉扯之下這段沉木被我拉出河底,然後在水面上拖曳著滑行,結果岸邊水草區底下一尾大約兩斤半的鱧魚瞬間衝出來追咬鉤在沉木上的軟蟲,然後又一溜煙地回到藏身的水草底下,這是鱧魚攻擊Top Water擬餌的標準情況,只可惜沒能釣到這尾魚。



第二次是在拉近到面前大約10呎左右距離的時候,竿先傳來一陣鮮明的抖動,一揚竿果然傳來明顯的抵抗力,可是由於捲線器的煞車沒調緊的緣故,導致揚竿作合的力道不夠確實,結果沒兩下就又被脫鉤逃逸,看起來鎖緊煞車閥似乎是必要的手段。



最後一次來咬餌的力道也很確實,只不過這一次卻是因為煞車調緊的緣故,導致在揚竿作合的時候突然間崩斷了線,仔細一看才知道是在Spider與前導線連接的地方崩斷了,而且是斷在Spider上頭,沒想到20磅的Spider結節強度竟然這麼脆弱,自從上一次試用之後這捆線大概就放了一個月都沒使用,是因為這樣子而劣化了嗎?



(下圖:天氣開始炎熱之後水邊的水生植物開始茂盛生長,讓整個岸邊的鱧魚生態出現明顯的變化)













今天傍晚兩個小時的釣魚似乎又浮現了一些值得注意的現象及問題,簡單的敘述及討論如下:



1. 最近天氣開始變得炎熱之後,水邊的水生植物開始異常茂盛地生長起來,讓整個岸邊的鱧魚生態出現明顯的變化。原本這裡的鱧魚因為缺乏岸邊植物的遮蔽,因此都是棲身在河心的水中障礙物邊緣,可是今天的大鱧魚竟然都在岸邊的植物區底下出沒,岸邊植物下方不時傳來陣陣的騷動,因此標點的位置應該針對岸邊的植物區邊緣。



2. Spider編織線的結節強度是不是遠遠不如預期?從今天意外斷裂的情形來看,顯然不如之前使用的Fire Line,或許這也是為何雷蛙的釣手都使用高達80磅的編織線來釣魚。看來原先對於Spider強度表現的樂觀期待,恐怕得重新評估與思考。



3. Albright線結的強度問題還是一直沒有辦法有效地解決,我今天嘗試以雙股編織線來製作線結,初步來看的確可以增加線結的強度,只不過收線頭的時候要仔細地收齊,線結強度表現才不會打折扣。不過後來又因為掛底而斷了幾次線,結果顯示斷裂的位置還是在線頭上方的釣線本體上,顯然線結本身強度不是問題的根源,弱點是發生在釣線本體上頭,這就比較不知道該如何改善解決了。



4. 在這種平坦的淺水域釣鱧魚似乎還是得用半活動式的Carolina Rig比較理想,今天使用咬鉛在鉤柄上方的設計,原本是希望針對水生植物區來攻略,可是在傳遞魚訊上頭並不是非常的順暢,可能跟吃餌的阻力太顯著有關。此外,這種咬鉛設計在軟蟲泳型的表現上太過活潑,或者說對於已經被釣怕了的鱧魚來說,這種泳型似乎太過火了一些,可能還是要以Carolina釣組比較合適一些。



5. 整體來說,今天河岸邊的鱧魚並沒有不吃餌的情形,之所以釣不到魚可能的原因包括了釣組設計不當,以及擬餌的泳型表現不理想等。



6. 今天一開始是使用釣何氏棘魞的分段式配鉛設計,結果除了拋投的難度比較高之外,似乎在軟蟲的泳型表現上不夠自然活潑,因此後來將三個咬鉛集中在鉤柄上方才改善了這個問題。



7. 釣鱧魚的軟蟲釣組似乎還是要在配鉛的方式上頭下功夫,配鉛的位置及方式似乎都會顯著地影響軟蟲的泳型表現及鱧魚追咬的意願,這種情形在隔天清晨得到清楚的驗證。今天的釣場環境似乎以1.5號中通鉛搭配Carolina Rig比較合適。



8. 今天確定了兩個釣鱧魚的基本原則,第一,煞車閥一定要鎖緊,先求準確作合著鉤後,再以熟練迅速的技巧操控釣竿及調鬆煞車閥,雖然會有被大魚暴衝拉斷釣線的風險,但是無論如何都要先確保釣到魚再來想辦法力拼。第二,擬餌的活潑性及泳型會關鍵性地影響到鱧魚的咬餌意願及釣獲率,必須時時刻刻保持敏銳的觀察來調整與修正配鉛的方式及位置,不可總是一成不變、不求變通。



以上是今天黃昏釣鱧魚的心得筆記。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