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2月13日 星期四

20071117-釣魚日記-(2/2)

20071117-釣魚日記-(2/2)


這個時候下游緩流區原本捷足先登的那位先生終於收拾起裝備打道回府,於是我走到這段緩流區開始嘗試以Spoon來釣魚。一開始下竿沒多久就來了一尾20多公分的小魚,然後從此以後就又完全沒有任何的魚訊發生。於是,我又改用了軟蟲釣組繼續來嘗試,緩流裡頭的魚還是完全沒有任何來咬餌的跡象,又過了大約十多分鐘之後,我只好拿出幾款早上嘗試失敗的Combo Spoon釣組來嘗試看看,抱持著或許這個標點內的何氏棘魞會有前來追咬的希望,於是又繼續不斷地在這個緩流區的每一個標點內晃餌試釣。在這段期間裡頭,除了幾次可能是小型何氏棘魞前來試探性啄餌的細微魚訊之外,完全沒有任何可以揚竿作合的明顯魚訊發生。眼看著距離收竿的時間只剩下一個小時不到的時間,我只得又換回幾種比較有可能中魚的小型Spoon及軟蟲釣組來試釣看看,結果依舊還是完全沒有任何的魚前來追咬。

(下圖:這尾何氏棘魞體型稍微可以接受)





在距離收竿的時間還剩半個小時的時候,我回頭往上游的淺瀨區域移動,想要嘗試看看這處早上釣得還不錯的釣點裡頭的何氏棘魞是不是還會繼續來咬餌。結果才一下竿又來了一記鮮明的魚訊,一尾也是20多公分的小何氏棘魞果真手到擒來,看來底下那段緩流區裡頭的何氏棘魞可能真的已經被其他釣客操到相當地警覺與挑嘴吧。最後在收竿的時候,我的網袋內總共有12尾何氏棘魞,其中的11尾都是20~30公分之間的小傢伙,只有早上剛開始釣到的那尾有超過30公分,因此只能說是還能勉強接受的結果。

這趟來花蓮釣魚主要有兩個目的,第一個目的是來探勘花蓮溪下游的釣場,體驗一下在寬闊的大型溪流流域釣何氏棘魞的各種技巧,第二個目的則是來試驗這個Combo Spoon的概念跟技術可行性。經過了今天一天的試釣之後,我把自己的心得及技術上遭遇到的問題簡單的整理如下:

1.今天以Combo Spoon釣組來釣何氏棘魞的嘗試,基本上是完全失敗的,不過我還是認為以這種概念來釣何氏棘魞基本上是可行的,今天會失敗的可能原因包括在選定的釣點內會來追咬這種大尺寸Combo Spoon的大型何氏棘魞完全沒有來咬餌的跡象,包括以之前最受到各種尺寸的何氏棘魞青睞的Daiwa Spoon及軟蟲假餌,今天的釣果都堪稱不理想,因此,難以判斷在其他的情況下是不是何氏棘魞也會來咬這種Combo Spoon。

此外,原先這款Combo Spoon是針對上個禮拜的超大型急流所研擬的因應對策,不過今天並沒有到上個禮拜釣到幾尾將近40公分的何氏棘魞,以及大眼海鰱的那處急流釣場來嘗試。反倒是今天所選定的淺瀨釣場及緩流釣點的水流流速及深度都不及那處大型急流,因此也無從發揮這種Combo Spoon的優點,這或許也是這種假餌今天釣得不理想的可能原因之一。

2.此外,上個禮拜也釣得還不錯的軟蟲釣組今天也沒有釣得很理想,除了那次意外的中魚之外,完全沒有前來咬餌的跡象,上鉤的12尾何氏棘魞完全是用Daiwa出品的那款4克重Spoon所釣獲的,這的確是非常值得思考的現象。

基本上,我還是相信軟蟲釣組對於何氏棘魞具有相當的吸引力,特別是體型在30公分以上的中、大型何氏棘魞,事實上前幾次在花蓮溪實際釣魚的情形的確證明我所使用的軟蟲釣組是相當有吸引力的。不過,今天擺在眼前的事實是軟蟲完全沒有釣到任何的何氏棘魞,這其中可能的原因應該是選定的標點內水流相當混亂,以至於晃餌的效果並沒有相當理想的緣故。

3.另外一個釣不到大型何氏棘魞的可能原因,應該是這處釣場或許因為交通便利的關係,因此常常有釣客來造訪,以至於釣場內的何氏棘魞要不是已經被人釣得差不多了,再不然就是已經產生吃餌刁鑽的過度漁撈壓力現象(Over-Fishing Pressure)。

不過依照我在這段緩流溪邊實際觀察的結果來看,我認為底下應該還是會有相當族群數量的中型甚至大型的何氏棘魞棲息其中,事實上在上游處的淺瀨區還有頻頻前來咬餌上鉤的20多公分小型何氏棘魞,不也說明了該段流域裡頭其實還是棲息著相當數量的何氏棘魞。若是真的被非法捕魚的人士或者其他的釣客操得完全一乾二淨的話,應該也就不會有這些頻頻上鉤的小型何氏棘魞了。

這也意味著花蓮溪這些交通便利、釣友常常造訪的溪段裡頭的何氏棘魞,已經產生明顯的吃餌刁鑽、不易被人釣上來的現象,這種現象會隨著何氏棘魞體型的增加而更加的明顯,這是因為越是大型的何氏棘魞越是經歷過各種的磨難與折磨,否則根本不可能苟衍殘喘至今,因此早就已經學會如何在龐大的釣捕壓力之下趨吉避凶了。此外,今日許多釣友會在釣上何氏棘魞之後立刻隨手放流,這種Catch and Release的作法也會大大地增加何氏棘魞對於各種人工擬餌產生抗拒與排斥的現象,這種現象在越是熱門的釣點裡頭應該越是明顯易見。

(下圖:這一群何氏棘魞的體型大多在30公分以下)





4.今天最大的收穫就是再次確認了幾個Spoon晃餌的基本技巧,其中對於何氏棘魞最為有效的莫過於「放任下沉」的技巧。我在幾次以Spoon來釣何氏棘魞的時候,特別是在淺瀨區被成群體型在20多公分的小型何氏棘魞追咬的時候,Spoon不斷旋轉著的尾鉤要能順利地鉤到小何氏棘魞的魚嘴通常需要一點點的運氣,因此每次當竿先因為小何氏棘魞追咬Spoon的動作因而不斷地振動的時候,我總是會很自然地抓到一個自己感覺還不錯的魚訊就強力揚竿作合,我相信應該有很多人在面對這種情況的時候,也是採用跟我原先使用的相同的「強迫中獎」的揚竿動作。這種強力作何的動作的確會有鉤到魚的可能性,可是更多的時候卻總是空鉤連連。

今天我在上游面的淺瀨區晃餌的時候,偏偏又遇到這種小型何氏棘魞大舉壓境的場面,剛開始的時候我還是採取強力揚竿的動作來作合,但是經過幾次的放空鉤之後我似乎覺得釣這種小傢伙有點意興闌珊,因此索性連揚竿都不揚竿,還刻意放慢了捲線的速度,希望看看能不能吸引一些可能躲在後方的大型何氏棘魞來追咬。奇怪的事情竟然就此發生了,就在我刻意放慢捲線速度甚至停止捲線的時候,原先空鉤連連的狀況竟然變成了頻頻正吃上鉤的釣況。一開始的時候我還搞太清楚這種狀況,只是覺得很奇怪為什麼這些小何氏棘魞突然間變得好釣起來了,後來我多試過了幾次才領悟到了這個我稱為「放任下沉」的Spoon晃餌技巧。

當淺瀨中的何氏棘魞前來追咬旋轉中的Spoon的時候,除非來咬餌的是大型的何氏棘魞,可以一口就將不斷旋轉中的Spoon連尾鉤一併吞下,否則通常都是造成邊追邊咬的狀態,因此釣得到魚多少都是好運氣讓旋轉中的尾鉤意外地「巴」到魚嘴的邊緣。但是,如果這個時候刻意放慢捲線的速度甚至是完全停止捲線的狀態,那麼,原先運動中的Spoon會因此而減慢甚至停止旋轉的動作,然後開始自由地往下沉,此時Spoon的動作會類似受傷的小魚在作垂死前的掙扎一般,從後方追咬的何氏棘魞當然也會把握機會一口就咬住正在下沉中的Spoon,結果就造成了這種在「放任下沉」的狀態下正吃中魚的情況。

這個簡單的技巧其實操作起來極其簡單,只要配合何氏棘魞前來追咬的動作放任Spoon下沉,在Spoon還沒完全自由下沉到溪底的時候馬上又捲幾次線,使得原本下沉中的Spoon又活動了起來,如此一來就更加逼真的模擬小魚在作垂死掙扎的動作,可以有效地增加何氏棘魞上鉤的釣獲率。

5.在之前的幾次釣魚當中,我都是採取標準的釣後立即放流的程序,因此只要拍完照跟量測好體長之後,我就會立刻將剛剛釣上來的何氏棘魞放流回溪流裡頭。不過,後來我開始懷疑是不是這樣的放流程序會影響到其他何氏棘魞前來就餌的意願,因此,上次釣完魚回台北之後我便到魚拓釣具去找了一個比較大的溪釣網袋,打算先將釣獲的何氏棘魞圈養在活魚袋內,等到在這個標點內的魚幾乎都不吃餌之後,再將釣獲的魚全部放回水中。

事實上,今天我的確是照這個樣子先將釣上來的何氏棘魞養在活魚袋內,雖然水裡頭的何氏棘魞停止追餌的時間差似乎是比前幾次要來得晚一些,但是這些長時間圈養在狹窄活魚袋裡頭的大小何氏棘魞似乎受到了比立即放流來得嚴重的傷害。這可能是因為這種網袋原先是為了體型嬌小的溪哥及石斑一類的溪流魚類所設計的,對於體型動輒超過30公分的何氏棘魞的確是稍嫌擁擠狹小了一些,反而對於何氏棘魞造成不必要的額外傷害。因此,我不得不承認我的做法是錯誤而且不明智的,事實上還是要採用立即放流的程序,才能將何氏棘魞所受到的傷害儘可能地減少,僅僅只是為了提高自己的釣魚效率而採用這種會增加魚類傷害的做法,其實是非常自私而且愚蠢的作法。

(下圖:以溪流釣的網袋來畜養何氏棘魞是非常不智的做法)





6.花蓮溪下游的溪床有很高的比例是由細砂所構成的,因此可以看到溪邊有一些柔軟細緻的沙地地形,這種沙地地形其實潛藏著釣魚人很容易就忽略的危機。在溪畔含水量高的沙地上通常會有所謂的「流砂」或是「伏流」的情形,這是因為沙洲底下砂層的飽和含水量受到溪水的牽動,或者說是由於附近地形的緣故產生地下水流流動的情形,導致原先看起來應該相當穩定扎實的砂層,其實是一受到擠壓就會明顯產生下陷。如果底下的地下水流動的潛能與壓力夠高的話,基本上看似平坦穩定的沙洲其實是跟爛泥幾乎差不多的,因此只要一不小心踏入這種區域,一下子就會陷入其中而動彈不得。

這種潛藏危機的地形在宜蘭的蘭陽溪下游很常見,不過我今天倒是沒有想到我所選擇的這處釣點附近竟然也有這樣類似的地形存在。在我釣魚的淺瀨邊緣有一段看起來不甚起眼的沙洲地形,從外觀來看應該是在上次颱風來襲的時候,由附近廣大農地地表雨水所匯流而成的小河流遺跡。雖然在看到這種溪流邊飽含水分的沙地時候我都會格外地小心,不過我當時心想附近幾乎都是大大小小的卵石,這段沙洲應該只是溪水沖刷沉澱所形成的吧,沒想到我一腳才剛踏入馬上就下陷了半個小腿的深度,當場嚇得我出了一身冷汗。還好事先已經有所警覺,因此馬上就抽腿離開這個看似不起眼,卻是暗藏危機的小區域。因此,我特別把這段經過寫了下來,提醒一些打算在溪流下游或是河口沙洲釣魚的朋友一定要格外地警覺與注意。

7.最後一個問題是關於Spoon尾鉤的著鉤效率的問題,這個問題基本上已經是我在花蓮溪釣何氏棘魞的老問題了,就像前面提到的到底何氏棘魞是來追咬Spoon亮片的時候,被不斷旋轉中的尾鉤給「巴」到而上鉤的,還是說何氏棘魞根本就是從Spoon後方的尾鉤來追咬的,其實都是各有相當的可能性。因此,為了解決Spoon尾鉤的著鉤效率的問題,我思考著以下三種可能的因應策略。

第一種方式是改用三叉尾鉤(Triple Hook)的設計,在大型的Spoon擬餌中三叉尾鉤使用的相當普遍,但是對小型的Spoon擬餌而言,重量相對沉重的三叉尾鉤會有減低擬餌旋轉活動能力的隱憂,連帶地減少吸引何氏棘魞前來追咬的機率。

第二種方式則是改用顏色顯眼的金黃色或是鮮紅色的尾鉤,鍍銅的金黃色管附魚鉤在海釣中使用得很普遍,因此不難找到適用的產品,像是金色管附磯奴鉤4、5及6號都是不錯的選擇,此外也可以找到銀白色的丸海津鉤也是可以考慮的方向。紅色系鉤子的部分除了溪釣用的赤袖之外,還可以找到關東鉤系列以及一些日本灘釣沙梭專用的長柄秋田鉤,不過這些鉤子通常沒有管附系列的產品,因此必須另外找方式繫在Spoon的轉環上。

第三種方式則是自己以鮮豔的漁業用編織線及金屬線來製作加強編織尾鉤,這種尾鉤在海釣鐵板擬餌中被廣泛地採用,一些以路亞來釣何氏棘魞的前輩高手也都喜歡將路亞原來的三叉尾鉤改成編織鉤,來增加何氏棘魞的正吃上鉤的釣獲率。

這些方法還是得實際驗證才知道功效如何,因此在下一趟的花蓮溪釣行裡,我會預先準備一些試驗用的尾鉤釣組,實地在花蓮溪來試釣何氏棘魞的,來驗證各種替代方案的成效及可行性。


以上就是今天在花蓮溪下游溪段釣何氏棘魞的心得日記。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