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9月21日 星期日

20080830-外雙溪探勘日記

20080830-外雙溪探勘日記



我每次搭淡水捷運經過士林到芝山之間的路段的時候,總是會仔細地觀察窗外的外雙溪,心裡頭老是盤算著找一天來這裡試釣看看,雖然外雙溪在故宮以上的溪段我還算熟悉,不過東吳大學以下的這段流域我就真的從來都沒有造訪過。剛好上個月山野釣遊雜誌以一篇專文介紹了這處流域的現況,於是更加深了我親自一探究竟的念頭。碰巧今天上午我的行程空了下來,我於是在中午進公司加班之前的這段時間先來到這裡探勘看看。



我大約六點多就來到士林橋上方的河岸邊,然後沿著河岸邊觀察邊拍照,一直走到仰德大道下方的復興橋為止,接著回頭開始沿著溪邊邊散步邊試釣。今天只帶釣鱧魚的軟蟲裝備出門,原先的用意也是打算來看看這裡鱧魚的生態及釣況,在3個多小時的探勘期間算是把這一公里半的河段大致上看了一次,簡單的心得紀錄如下:



1. 復興橋到雨農橋之間的河段基本上是平地溪流的景觀,清澈的溪水及石礫質的河底棲息著相當多的溪哥、石斑等溪流魚類。此外,從旁邊溪釣朋友的漁獲裡頭還看到了土鯽魚、小鲤魚及竹竿頭。尤其是竹竿頭,從溪邊的觀察可以看到一些都是超過40公分以上的大傢伙。這裡的確看得到一些泰國鱧魚在岸邊緩流處棲息,大約都是1斤上下的尺寸,可是今天都不吃我的軟蟲。



(下圖:復興橋下方的河段基本上是清澈的平地溪流)









(下圖:這裡的淺河灘有非常多的溪哥及石斑棲息,是可以練習溪釣技巧的釣場)





(下圖:再下游一點的緩流有很多小野鯉及大竹竿頭)





(下圖:今天出門釣魚所帶的軟蟲裝備)





(下圖:旁邊釣魚的朋友)





2. 從雨農橋到福林橋之間的河段,則是介乎溪流與河川之間的型態,這個河段有相當數目的淡水豆仔魚群棲息,有一些體型還超過30公分,成群在淺瀨區域活動看起來很壯觀。接近福林橋附近有一處水門,水門底下汙濁的淺灘棲息著數量頗多的鱧魚,體型都在2~3斤之間,在這裡下竿的釣座位置相當的有限,兩側都是茂盛的樹木及草叢,因此只能從路邊的欄杆邊拋投。



我在這裡釣魚的情形相當的滑稽可笑,首先要先將釣組以過頭法拋過大約1個人高的不鏽鋼欄杆,接著我要依靠在欄杆邊,把上半身伸出欄杆外,然後才能夠開始晃餌收線,等到釣組捲回來之後再把身體收進欄杆內側來,再繼續剛剛拋投的動作,我重複這樣的動作釣了大約一個小時的時間,引來過往散步及騎腳踏車路人的側目相視。在這段期間總共釣到兩次魚,第一次拉到靠近自己下方的水門邊,可是在將這尾接近3斤的鱧魚徒手拉上十多呎高的路面時半途脫鉤而去。第二次則是在收線的半途就脫鉤而去,這是因為上半身已經僵硬得難以確實揚竿作合的緣故。



(下圖:雨農橋下方的河段還是平地溪流的景觀)





(下圖:河底長滿了豐富的底藻,這裡有很多的淡水豆仔魚族群)





(下圖:接近福林橋的外雙溪已經是河川的型態)





(下圖:水門前方的這處潭區有相當數量的大鱧魚)









(下圖:福林橋下方的河道景觀)









3. 從福林橋到士林橋的這段河段實在是髒得非常的要命,我連下竿釣魚的胃口都沒有,我只釣到福林橋下方就收拾裝備不釣了。旁邊一位玩Spoon的朋友誘了大半天也沒釣到什麼傢伙,於是我也收竿不釣了。



4. 從今天實地的觀察來看,從雨農橋到福林橋之間比較接近福林橋這邊的河段,是這附近最符合鱧魚棲息的河段,事實上不僅僅是水門附近會有鱧魚,在河岸邊應該也都可以釣到魚才對,只不過我來的時間是開始進水漲潮的時段,一般來說這不是釣鱧魚的好時間,應該選滿潮之後開始退潮的時間比較適合,這是參考從冬山河所累積的經驗。



5. 我今天還在水門上游一點的淺灘看到一尾水族館賣的銀龍,真是夠了!台灣人到處丟棄寵物的習慣實在讓人搖頭嘆氣。我用軟蟲誘了大半天,這尾銀龍只是好奇地湊過來看看,完全沒有咬餌的意願,只是萬一真的給我釣上來該如何處理恐怕也是非常傷腦筋的事情。



6. 坦白說,在這裡釣魚並不是件非常愉快的事情,除了河水實在是相當骯髒之外,面對著到處林立的混亂建築物,以及人聲鼎沸、喧囂吵雜的環境,這對已經在這個都市裡頭工作了大半週的我而言,其實也是難以承受的沉重。釣魚就是要到人煙稀少的山巔海際,面對著青翠自然的山景,以及開闊蔚藍的天空及海洋,才是能夠放鬆與紓壓的環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