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817-坪林溪流釣
今天早上又去了坪安潭營地前面的北勢溪,上個禮拜是從營地前方往下游邊走邊釣,今天則是上溯到虎寮潭流尾下方的急流帶,從這裡開始往下游探釣。這裡的溪流地貌多半是淺瀨跟急流,原本期待會有不錯的釣況,沒想到魚群的體型跟密度又比坪安潭營地下方的溪段來得更令人失望。
我從早晨七點半左右開始下竿,到了將近中午11點收竿,大約3個半小時的時間只探釣了不到100公尺的溪段,雖然也釣到了接近2斤的漁獲量,但是漁獲跟垂釣的品質都不是很令人滿意。更誇張的是在這個供應大台北幾百萬人飲用水的水源保護區裡,竟然有護坡工程就大啦啦地在溪床上施工,預拌水泥車在溪床施工便道上來來去去的,黃泥水毫無節制地流到溪流裡去,看了真的讓人很不舒服,真不曉得翡翠水庫管理局是真的不知道還是裝白癡?
這幾趟坪林溪流釣行下來,的確讓我頗有感慨,原本這麼一條美麗幽靜的溪流如今卻是這副模樣,溪水的流量跟潔淨度跟從前相比有明顯的落差,更不要說是魚群生態的問題了。我每次看到日本的溪流釣魚雜誌就會感慨萬千,你看看人家的溪流有多乾淨、多漂亮,不要說日本的工業化、都市化是有過之而無不及,你看看人家在生態保育上下的功夫有多深,人家國民素質與保育觀念做得多好,像今天早上在虎寮潭下方看到的這種粗糙醜陋的施工方式,我相信絕對不會發生在日本。
我這幾趟釣遊其實釣得都還算可以,大約3個小時的釣遊都能釣到接近2台斤的漁獲,坦白說我不認為今天北台灣還有哪幾條溪流可以提供這麼穩定的垂釣品質。但是如果認真地去看看我所釣獲的那些漁獲的內容,那就真的要讓人搖頭嘆氣不已。在我所釣獲的漁獲當中,超過一半是體型在10公分左右的石班幼魚,15公分左右的中型石班頂多十多尾,少數幾尾17、18公分的大石班魚,其他的就是闊嘴郎、紅貓、一支花以及苦花魚。
這樣的漁獲品質其實是讓人感到很難過的,就像今天早上我在急流裡釣起一尾又一尾七、八公分的小石斑魚時,這種現況與品質真的是讓人開心不起來的。
我現在從事溪釣都是拿溪流竿,而且是稍嫌笨重的早年古董竿,子線是用讓人忍不住會笑出來的0.5或0.6號,浮標更不用說了,整個溪邊都是用鐵腳尾的通草浮標,荷重頂多是8號鉛7顆或8顆,我用的是巴爾莎木自製的32號短胖型一吋法師,標準的荷重是4號鉛3顆,加上8號鉛10顆,總計荷重約19個8號鉛,換言之殘存浮力高達10顆8號鉛以上,而為了避免傷害小魚因此魚鉤至少是5號起跳,這樣的重裝備竟然還是可以釣到成群不及10公分的石班魚,原因無他,只因為水裡僅剩的魚群就是這麼丁點大而已。
因此,如果台灣的溪流釣魚還有明天的話,就必須從釣魚人本身做起,儘可能做到釣後放流,以確保魚群的資源不會匱乏或小型化,生態與環境也是要靠大家一起來維護與保持,不能期待台灣的政府能為區區一條溪流做些什麼事。
最後,發完牢騷之後還是要紀錄一下今天的釣遊心得
1.
今天使用NFT珠風18尺中硬調溪流竿,0.5號子線搭配5號秋田狐,自製32號浮標,採用吐司麵包作釣。
2.
今天這處溪段的魚體偏小,漁獲雖然仍以石班為大宗,不過平均體型比前幾個禮拜釣的還小。
3.
今天完全沒有釣到苦花魚,反倒是釣了一小群一支花馬口魚,這種貪吃的魚理應已被糊餌及超小鉤修理殆盡,沒想到在急流邊緣的岸邊竟然頻頻來吃餌,有些讓人感到意外。
4.
今天的溪哥魚吃餌不活躍,雖然有釣到一尾大闊嘴郎,不過整體來說不及上個禮拜在下游溪段的成績。
5.
今天在溪水被工程泥漿水短暫污染的時候,意外引起闊嘴郎魚群踴躍咬餌,在原本都不見溪哥魚群的淺瀨頻頻釣獲10公分左右的闊嘴郎幼魚,等到溪水漸漸恢復澄清之後魚群才又消散而去,因此可以猜想魚群對於釣魚人是抱持著相當程度的戒心。
6.
每次釣魚都要更換新的子線及咬鉛,除了魚鉤磨損跟子線裂化的問題外,咬鉛附著在子線上的確實程度會大打折扣,導致咬鉛的位置頻頻偏離移動,這種情況會明顯影響到釣組在複雜水流中的自然程度與傳遞魚訊的敏銳度,因此,在下竿之前一定要更換新的子線釣組。
7.
不要放掉從水面上看起來不起眼的微小標點,要記得水底下的情況很可能與從水面上看到的完全相反,要仔細判讀水流及水底的地形結構,這是找尋碩果僅存魚群的要訣。
8.
今天在一處很不起眼的小急流帶連續釣獲一小群大約有十多尾的石班魚,雖然水深僅約1呎左右,但是泡沫帶後方有一條黑色的流溝,這是石班魚會聚集的標點。
附帶一提的是今天沒有帶相機出門,僅用老古董手機照了幾張模糊的相片。
真巧我上個月才到過這,當時還在圖二樹下的潭尾緩瀨用天唐誘起一尾美麗的紅貓。
回覆刪除只是比起兩個月前第一次前去,那次釣況已明顯大不如前。
體型較大的溪哥與紅貓似乎因為魚群的銳減跟水位的降低,對Dry fly的判別顯得愜意不急。直到夜幕將垂才開始積極地就餌。
年復一年,開放一個餘月後的坪林主流總是如此。
這個溪段的地形頗有變化,本來我很看好會有不少石斑魚,沒想到水量太小再加上工程施工的緣故,只能釣工程上方一小段溪段,挺可惜的。下游的露營地上禮拜完全都沒什麼釣客,沒想到今天去的時候大爆滿,露營地的停車場都快停滿了,我還蠻懷疑是不是我po出來的緣故,哈哈!
刪除Eric, 上週六總算在宜蘭河起了二尾泰國鱧. 體型雖然小 (30多公分), 卻是我在宜蘭河起的第一, 二尾, 很開心.
回覆刪除都是在永金二號橋下游起的. 這次特別注意輕, 緩的訣竅. 後來繼續讀了你部落格的文章, 從其中更多學習到這些訣竅. 像第一尾就是在草叢上輕輕落下後, 刻意等了一會, 讓水流輕輕帶動蛙時中魚的. 還有一次在浮萍上輕輕帶餌時, 突然間就嘩的一聲, 可惜沒有咬到. 隔著浮萍的泰國鱧似乎不容易咬準.
很開心, 要謝謝你.
小范兄
刪除恭喜你開張了,應該逐漸掌握到誘釣鳢魚的訣竅了吧,有沒有對這種魚的狡滑與耐心印象深刻?我個人對泰國鳢魚這種魚的評價倒是很高,許多時候在河邊會看到讓人吃驚的畫面,鳢魚的大膽跟謹慎似乎跟黑鯛頗有雷同之處,往往會在出乎意料之外的時機攻擊假餌,這也是這種魚最吸引我的地方。
雷蛙這種擬餌必須要能夠相當程度咬餌才有揚竿作合的空間,而這種時機往往又來得非常意外而突然,不像用路亞或軟蟲釣組作釣,即使是輕微的試探性追咬也有意外被鉤子巴到而上勾的可能,單就這點來看,操控雷蛙的觀念跟技巧就要更細膩及專注了。
建議小范兄不妨針對一些看起來會有鳢魚躲藏的標點多試探幾次,會有不一樣的體認與發現。
另外再給您兩個實用的策略,第一個策略是找下過雷陣雨的黃昏到河邊下竿,夏季下過雨的傍晚鳢魚會有異常活躍的跡象,即使是河水渾濁也沒關係,找接近岸邊水流稍為和緩的淺灘區或灣岸試看看,這是夏天最有可能釣獲破紀錄大魚的時段之一,小范兄要有奮力拼搏的心理準備喔。
第二個策略是採用遠投的技巧針對眼前的岸邊標點狙擊,夏天的鳢魚會躲在漂浮植物的邊緣進進出出的,一旦察覺到釣魚人接近就會潛入水草深處,這個時候就不容易誘釣了。因此小范兄一走下河堤就不要再前進了,就在河堤的台階邊拋竿,儘可能把雷蛙拋到遠遠的河心,然後慢慢地牽引到自己面前的岸邊,這個時候還沒受到腳步聲驚嚇的鳢魚會出來攻擊從河心游回來的雷蛙,命中率很高,是很實用的誘釣策略。
兩個方法提供給您參考,還是要從鳢魚的角度來思考誘釣的策略,不用急著拋竿,多看看釣場週邊的環境,想好策略再出手,這樣成功的機率才會比較高。
參考看看
Eric
又收到二個策略, 真是太讚了!
回覆刪除上次的第二尾, 就是在打雷, 下小雨時起的呢. 至於第二個策略, 我還從來沒有想過呢! 下次一定要試試看
永金二號橋下的生態似乎不錯, 可能我有嚇到呆, 可惜都沒有咬. 聽一位釣友說, 二號橋這一段的泰國鱧體型好像都不大, 不知道是不是這樣.
Eric, 再次謝謝你! 能在宜蘭河起呆, 真是讓人興奮! 這週會去南澳船釣白帶. 預計下週再去宜蘭河試試
Eric,
回覆刪除這兩年我也覺得坪林的溪哥越來越少,雖然我釣上的的大紅貓和大闊嘴量沒有改變太大,也許是我作釣的範圍加大,但是中型的溪哥和闊嘴確實量明顯的變少,這其中除了溪流的水量大不如前外, 釣魚的人偏好也有有影響的。因為大部份的人不愛吃石班,因此石班被放流的機會增加很多,所以不倫大小石班都被放回,而溪哥通常是不論大小都被抓走。加上石班又有能力去吃溪哥的卯,如此造就了溪哥越來越少的況狀! 不過坪林的石頭顏色是一整個不對。看得出來有相常比例的時間水不是清徹的。告成石頭上的泥垢厚厚一層,沒有好的青苔,魚量也相對的會變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