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4月14日 星期四

20110409-Snakehead Fishing

20110409-Snakehead Fishing


最近不知道是什麼緣故,突然間又重拾起對宜蘭河鱧魚的興趣與熱情,最近幾週都往永金一、二號橋之間的緩流釣場跑,釣獲了鱧魚雖然在數量及體型上都無法跟前幾年的靶場河段相比,不過認真說起來這已經是這處河段目前比較理想的釣況了。

我今天早晨大概在七點出頭來到釣場,說起來時間已經算是晚了很多了,不過我還是很熟練地組合好釣組,然後從容不迫地開始一個多小時的釣遊。


今天完全採用路亞擬餌來誘釣標點內的鱧魚,雖然是障礙物叢生的區域,不過由於已經能夠掌握到操控Ugly Duckling這一類下沉型路亞擬餌的操控技巧,因此也就大膽地以這種看起來很容易掛底的擬餌來誘釣鱧魚。

前兩週我在這處釣場都是以標準的軟蟲釣組來誘釣鱧魚,包括了Tube及Grub兩種主流的鱧魚軟蟲,只不過這裡的鱧魚似乎也已經對軟蟲擬餌起了一定程度的戒心,因此來就餌的意願已經不若往年那般的乾脆俐落,也就是因為這個緣故,我才開始嘗試著以一般本地鱧魚擬餌釣客絕少使用的硬質路亞擬餌來試釣。

(這尾大約50公分的中型鱧魚豪邁地今這尾金黃色Ugly Duckling一口吞了下去)










事實上在不久之前我就已經在這處釣場以金黃色的4號Ugly Duckling釣獲過幾尾中型鱧魚,因此,我對於此處鱧魚追咬路亞的可能性是深信不移的。果不其然才一下竿,馬上就在水中障礙物區域的邊緣來了一記鮮明的魚訊,一尾大約50公分的中型鱧魚豪邁地今這尾金黃色Ugly Duckling一口吞了下去,果真一如我預期一般的熱烈索餌。

接下來這處標點內的鱧魚就開始產生了戒心,不過依舊可以從水面上些微的變化察覺到底下的鱧魚其實是一直對這尾Ugly Duckling擬餌保持著相當程度的興趣,期間發生過不少次擬餌被試探性碰撞及輕咬的情形,只可惜都沒有辦法掌握到揚竿作合的時機,後來真的就有一尾倒楣的傢伙在試探性追咬的時候不小心被三叉鉤鉤到鼻頭,結果就成了今天第二尾上岸的漁獲。

這真的是非常有趣的現象,已經對各種擬餌產生戒心的鱧魚竟然還對路亞擬餌產生試探追咬的興趣,看來今年夏天真的就該以硬質路亞擬餌為主流的釣餌吧。

(這尾倒楣的傢伙在試探性追咬的時候不小心被三叉鉤鉤到鼻頭,結果就成了今天第二尾上岸的漁獲。)














在接下來的大約一個小時的時間當中,我嚐試了三種不同的策略,第一個策略是積極地更換標點,果不其然在大約不到100公尺的釣場當中,的確棲息了為數不少的鱧魚,只不過對於擬餌的戒心還是相當的明顯,不過這種積極的Power Tactic的確是相當的有效。

第二個策略是更換了Rapala的CD系列來誘釣,一共使用了金黃色的CD3跟CD5系列,不過似乎沒有比較好的效果。從泳型的表現上來看,CD系列的動作比較細膩(Subtle),而Ugly Duckling則相對誇張活潑很多。在水流緩慢的水域來誘釣的話,顯然活潑的Ugly Duckling比較具有效果上的優勢,不過這也很難一下子就下定論,一個主要的原因可能是12磅釣線對於CD系列產生了牽制遲滯的影響,或許下次可以使用8磅或是6磅的釣線來試釣看看,或許或有很不一樣的效果。

第三個策略則是更換其他尺寸的Ugly Duckling擬餌,包括了銀白色的5號擬餌,以及更大尺寸的7號擬餌,結果這尾銀白色的5號擬餌一下水沒多久就中魚了,只可惜自己的捲線器煞車沒鎖緊,結果沒兩下就脫鉤而去,真的是太可惜了。後來使用了更大的7號擬餌,竟然發生了幾次鱧魚激烈尾隨追咬擬餌的情況,不但在水面上產生了類似追咬雷蛙的水痕,還造成了相當程度的底泥氣泡翻騰的現象,雖然都沒有順利釣到魚,不過這些Ugly Duckling擬餌的驚人效果真的讓我印象非常的深刻。

(為了驗證自己的猜想,我積極地更換其他尺寸的Ugly Duckling擬餌)










後來還意外地勾到一尾琵琶鼠,只可惜不是正吃上鉤,不然又要寫下新的記錄了。值得一提的是我期間曾經勾到一尾小泥鰍,真的是非常意外的事情,原本我以為泥鰍這種魚已經在宜蘭河水域絕跡了,特別是在泰國鱧魚引進到宜蘭河之後,這些泥鰍可是鱧魚最愛的食物之一,沒想到竟然還能夠被擬餌的魚鉤鉤到,顯然河底下應該還棲息著相當數量的泥鰍吧,這或許可以解釋為什麼宜蘭河的鱧魚會對Power Shad這種泥鰍擬態的假餌充滿了熱烈的攻擊慾望,很可能泥鰍才是宜蘭河鱧魚主要的食物來源吧。

另外值得討論的還有尼龍線的效果,在最近半年多來積極使用尼龍線來操作擬餌後發現,尼龍線除了更能活化擬餌的泳型之外,對於避開障礙物的效果遠遠超過搭配碳纖前導線的PE母線,再加上對釣場環境的掌握與了解,以及搭配細膩操控擬餌的手法,幾乎是完全沒有掛底流失的情況發生,這真的是非常不可思議的事情。

另外,今天的誘釣證明了我的猜測,原來鱧魚群都躲藏在障礙物邊緣靠近河心那側的底部,因此在誘釣的手法上必須具備一定程度的遠投能力,能夠順利地將擬餌拋投到超過河心的區域,然後讓擬餌在河心底部穿梭,吸引蟄伏在底部的鱧魚尾隨到岸際追咬擬餌,這或許也可以解釋為何下沉型的擬餌效果會如此出乎我的意料。

(意外勾到的琵琶鼠)





(今天的裝備跟擬餌)





仔細想想,當標點內的鱧魚群活力不佳,或者是已經對擬餌及釣客產生一定程度的戒心時,水表系的雷蛙擬餌常常因此失去了原本所向無敵的效果,反倒是泳型緩慢、細膩的Grub軟蟲竟然能有令人感到意外的效果出現,這的確是非常值得深思的事情。

我一再而再地針對同一釣場內的鱧魚變換不同的擬餌類型及誘釣策略,為的無非就是要更清楚地了解鱧魚這種膽大心細的掠食魚種的性格與習性,只是越是跟這樣的對手交手過招,越是了解到這種魚的狡狤與細膩,其實是遠遠超過我們的想像。

以上是今天早上兩個多小時誘釣鱧魚的心得筆記。


(今天的釣場週邊照片)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