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524-花東縱谷之旅-第一天
自從三月底自己跑到卑南大溪旅行釣魚回來之後,就一直想要找機會帶Ally去花東走一趟,只是沒想到這一個多月來真的是忙得不可開交,家裡跟工作上都好像被詛咒了一般突然間冒出好多事情來,好不容易將這些煩人的問題一一處理好以後,五月梅雨天不穩定的氣候狀況卻又讓我始終無法下定決心出發成行。眼看著時間一天天地從眼前流走過去,我跟Ally就硬著頭皮下定了決心在五月結束前出門旅行了。
2008年5月28日 星期三
2008年5月23日 星期五
20080517-釣魚日記
20080517-釣魚日記
前言
今天在花蓮溪月眉段下方的釣場釣何氏棘魞,從早上10:30到收竿前的16:50,六個半小時裡頭總共釣上來34尾何氏棘魞,體型分布從25公分到43公分之間,其中40公分左右的大約有5~6尾,30~40之間的約有十來尾,30~25之間的則佔一半左右,25公分以下的則比較少一點,總共的重量大約在10~15台斤之間。
天候狀況
早上10:30到達釣場的時候是多雲到晴的天氣,中午左右有短暫的艷陽高照,午後轉為陰天,到了傍晚15:30開始下陣雨,其間還有一度雨勢頗大,不過僅下了大概20分鐘左右,雨勢在16:00左右停歇,到了收竿的16:50又開始飄起陣陣細雨,回程在木瓜溪大橋遇到一陣暴雨,不過到了南濱公園附近雨勢就停了。今天風勢不大,上午吹西南風,下午吹東北風,天氣有點悶熱。
釣場型態
今天選擇的釣場有四處,第一處是月眉段堤防轉折處下方的大區域緩流及淺瀨,這段釣場的長度在150~200公尺之間,最大水深只有60公分左右,去年來的時候是水流湍急的一級釣點,不過現在溪水消去大半之後釣況就大不如前。第二處釣場是緊接著第一處釣場後端的湍急急流,水深也在60公分以內,不過因為溪面寬度大幅縮減的緣故以致於溪水變得相當的湍急。第三處釣場是水深在120~150公分左右的特大深場急流,剛好就位在舊台193號縣道下方,標點內的水流非常的湍急,不過卻是今天釣得最好的兩處釣場之一。第四處釣場是垂直峭壁下方的切削深潭,寬度不到一公尺、水深在1公尺左右的釣場,其餘都是深度在50公以內平坦的急流帶,這個峭壁下方的釣場兩個小時內釣上來將近15尾中型以上的何氏棘魞,是今天釣得最好的點。
(下圖:第一處釣場)
(下圖:第二處釣場)
(下圖:第三處釣場)
(下圖:第四處釣場)
標點位置
第一處標點的緩流區域完全沒有任何何氏棘魞前來吃餌,應該是稍早受到非法捕魚客蹂躪之後的結果,靠近對岸的急流邊緣才有魚訊發生,在一個小時的時間裡頭釣到3尾何氏棘魞。第二處釣場則是在近岸邊的流帶釣上來一尾30多公分的何氏棘魞,除此之外只有一尾脫鉤而去的小魚,根據我的觀察,這種急流的流頭應該也是何氏棘魞聚集覓食的標點,只不過由於溪水很淺的緣故,在釣上一、兩尾魚之後魚訊就會完全消失。
第三處標點是對岸的急流邊緣,spoon在落水之後以放流的手法上下晃餌,底下的何氏棘魞會追食到中層水域,剛開始的一個小時魚訊幾乎沒有停歇過,由於我還沒有完全掌握到放流的技巧,以至於大概脫鉤了十來尾魚。經過一個小時之後魚訊就完全消失,不過在兩個小時以後的16:00,我又趁著收竿前回到這裡來試釣看看,雖然底下的何氏棘魞已經不像一開始的時候那般踴躍,不過還是釣上來大約4尾何氏棘魞。
第四處標點是對岸峭壁邊的急流,這裡釣上來的何氏棘魞體型都不小,數量也很豐富,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成群的何氏棘魞竟然可以躲藏在很小的一個標點範圍內,而且看起來完全都不會受到湍急水流的影響,顯然何氏棘魞這種魚可以輕易地在特大急流裡頭自由進出。
(下圖:第三處釣場對岸的急流深場是今天何氏棘魞集結的地方)
(下圖:第四處釣場對岸不到1公尺寬度的標點竟然可以釣到成群的何氏棘魞)
魚獲紀錄
在第一處標點內釣到三尾魚,體型都在25公分左右,應該是被非法濫捕的結果。第二處標點只釣上來一尾30多公分的成魚,不過應該還是會有其他的魚群棲身其間。第三處標點前後大概釣上來15尾左右的何氏棘魞,體型都在30公分左右,也有幾尾接近40公分。最後一處釣點則也釣上來大約15尾的何氏棘魞,其中最大的一尾長達42公分,從壯碩的體型估計體重大概在1斤半到兩斤之間。
今天僅使用三種擬餌當中的Spoon,其他兩種擬餌都沒有拿出來使用,不過在第一處釣場有嚐試過之前在米棧大橋附近釣出好成績的軟蟲釣組,只不過都沒能釣到任何的何氏棘魞,整體來說,今天的何氏棘魞幾乎都對Spoon來之不拒。
(下圖:今天漁獲的詳細記錄)
(下圖:今天最大的一尾何氏棘魞)
釣組介紹
今天依舊是使用7.6” Pokee Driver 路亞竿,捲線器則只使用這款Okuma AQ2000MS,母線則改用新到貨的10磅的Spider Stealth PE編織線,導線則使用8磅的Berkley Vanish碳纖線,長度大約在16呎左右。第一處標點的配鉛量是以2-4B+1-5B的方式搭配,其他三處標點的配鉛量是以2-5B+1-6B的方式搭配。
手法及策略
基本上今天操作Spoon的技巧與手法與一個禮拜之前完全一樣,唯一的差異在於放流手法大膽的程度,在第三及第四處釣場裡頭我完全都不考慮掛底的問題,大膽地放任spoon下沉到急流的底層,結果證明了不但沒有發生掛底的情況,而且還出乎意料之外誘釣到許多大型的何氏棘魞。這樣的結果其實也印證了「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觀念,更專業一點來說,就是Stance Doug所說的,「正確的深度」是能夠釣到魚的第一步。
這同時也說明了在像花蓮溪這種承受釣魚人以及非法捕魚客極大撈捕壓力溪流,其實還是棲息著相當數量的何氏棘魞族群,只不過這些苟延殘喘的何氏棘魞只能被迫棲息在尋常釣魚人裝備技巧,以及非法捕魚客能力難以企及的標點內,這也就是說要在花蓮溪釣出好成績的話,一定要有能力征服一般人望之卻步的高難度標點。
(下圖:今天使用的釣組簡圖)
在六個半小時的時間裡頭,我順利釣上來34尾的何氏棘魞,這大概已經是之前來釣3~4趟才有的漁獲量,能有這樣的大幅度成長一方面是自己的觀念跟技巧都到了一定的程度,一方面也是採取大膽的釣魚策略的結果。事實上我在上個禮拜來到花蓮溪釣魚的時候,就已經隱隱約約知道漁獲量大幅度的提升其實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基本上今天已經達成原先就設定好的30尾魚獲目標,若將不慎脫鉤的數量計算進去的話,今天的成績應該已經突破50尾以上,這已經超過溪流釣石斑魚的平均漁獲水準了。
依照目前的技巧水平來說,我ㄧ個小時內最低的平均漁獲量不應該低於5尾,一天的總成績則必須達到30尾,才算是能夠接受的成績水準。事實上,如果標點裡頭何氏棘魞族群數量夠豐富的話,一天下來釣滿百尾何氏棘魞應該不是什麼遙不可及的目標。
討論與分析
今天在花蓮溪畔釣何氏棘魞的心得可以從遠投的能力、準確的拋投、深度的保持、放流手法、釣魚策略及標點的選擇、鉛粒的搭配、AQ2000M的效果、Spoon的種類、Gamakatsu專用Spoon鉤的驚人效用、潛在的漁獲可能性、Lure or Bait等幾個項目來分析與探討
1. 遠投的能力
花蓮溪目前淺水區域的何氏棘魞幾乎都已經被非法捕魚的人撈捕殆盡,只剩下超大急流及潭區裡頭還棲息著小群的何氏棘魞,因此超遠距離的拋投能力是基本而且必要的,第一個理由是要能到達一般釣魚人拋投以及非法捕魚的能力範圍之外,才有可能找到藏魚量豐富的標點,第二個理由是儘可能增加Spoon搜尋的範圍及流程,除了可增加中魚的機率之外,也可以減少拋投的量及體力負擔。30公尺的拋投距離應該是最基本的要求,最好能夠達到50~60公尺以上。
遠投能力的關鍵在於釣竿的彈性及拋投母線的線徑,竿子的部份目前只能用廉價的台製路亞竿,因此除了熟練自己的技巧之外沒有其他改進的空間;拋投母線則是還有可以改善的地方,今天用全新的10磅Spider Stealth編織線來釣魚,拋投的順暢性與感覺都還不錯,不過可以考慮改用6或8磅更細線徑的線來減少風阻力,有必要添購6及8磅細線徑的Spider Stealth PE Line。
2. 準確的拋投
目前花蓮溪的何氏棘魞族群幾乎都集中在一般人難以到達的標點內,像是今天釣得不錯的超大深場急流、對岸峭壁下的小面積急流以及水淺流急的亂瀨等,對於一般使用輕量Spoon或Minnow的釣魚人來說,除了遠距離拋投的難度很高之外,如何將擬餌操控在何氏棘魞躲藏的泳層也是一大難題。簡單的來說,一定要能夠將擬餌準確地拋投到設定的標點或是放流點內,才有釣到成群何氏棘魞的可能,這已經是以Spoon來釣何氏棘魞的基本規則。
3. 深度的保持
我釣魚的核心觀念之一就是「正確的標點位置」是最基本的要求,這包括了平面的標點位置Location,以及垂直的標點深度Depth,整體來說就是Hot Spot的觀念。今天在花蓮溪畔這個核心觀念又再次得到牢不可破的考驗及驗證,我在第三跟第四個標點內之所以可以接二連三釣上來超過30尾的何氏棘魞,其關鍵的技巧就在這裡。
為了讓Spoon保持在正確的設定泳層,我使用了日式溪流釣分段式配鉛的觀念,同時採用2-5B+1-6B的驚人配重來達到下沉與漂流的目的,事實上證明了這是正確的作法,一定要讓Spoon能夠進入何氏棘魞藏身的泳層才有釣到魚的機會。一般使用Spoon的釣友都不能接受配鉛的觀念及作法,總是希望以軟調的Spoon專用竿來達到拋投的目的,以大型Spoon來增加下沉及拋投的配重,這種源自於日式管理池的釣組設計觀念並不適用在水流異常湍急的台灣東部溪流。
(下圖:放流手法操作示意圖)
4. 放流手法
我在一開始使用Spoon釣何氏棘魞的時候就已經察覺到利用這種放流手法的優勢,去年在花蓮溪畔也的確以這樣的手法釣到不少的大型何氏棘魞,可是直到上個禮拜在木瓜溪口附近釣何氏棘魞的時候,自己才真正領略到這種放流手法的驚人效用。
我今天使用的放流手法基本上已經是完全類似Fly Fishing的Nymphing技巧,我在將Spoon拋投到標點內之後,並不會立刻扳回捲線閥,而是以左手含住多餘的拋投母線,然後右手操控釣竿的方向及角度,感應著Spoon被水流沖刷的程度,然後以左手收放多餘的母線,一方面做出上下Jigging的晃餌動作,一方面保持Spoon在設定的泳層內漂流,這種國外Fly Fisher常用的Nymphing放流技巧,竟然成為本地溪流裡頭釣何氏棘魞的必殺技巧。
5. 釣魚策略及標點的選擇
今天能夠釣到這麼多何氏棘魞的原因之一,就在於有效率的釣魚策略及標點的選擇,簡單的來說就是只挑有魚的釣場及標點來釣魚,釣不到魚的話立刻移動到下一個釣點,千萬不可浪費太多時間在無魚可釣的釣場裡頭。因此,前提是必須具備判斷標點的能力,才能很快地找到狙擊的熱區。
在標點的選擇上還是要有能力挑戰別的釣魚人無法企及的標點,在如此大眾化的釣場裡頭釣魚,唯有攻略這些高難度標點才有機會釣到這些苟延殘喘的魚群,也才能夠釣出好成績。
(下圖:要有挑戰別的釣魚人難以征服的釣場的覺悟,才有與夢幻中大魚交手的機會)
6. 鉛粒的搭配
這兩次釣何氏棘魞都是使用分段式咬鉛配置,早上開始釣淺瀨緩流的時候用3個4B鉛,下午釣深場則以1-6B+2-5B搭配,基本上這種作法都是可行而且有效的。看起來使用咬合B鉛應該已經是確認的方向,BB~6B五種規格的咬鉛都可以搭配使用。為避免B鉛咬傷釣線,可以使用磯釣的作法先在線上捲衛生紙片後再咬合,此外,為避免B鉛到處滑動影響配重,搭配塑膠太空豆來止滑也是必要的作法。
7. AQ2000MS的效果
在上個禮拜的釣遊當中,我就已經清楚地認識到高捲線比的性能對於操控溪流釣Spoon的重要性,今天又在使用放流手法及逆流搏魚的時候,更加確認了Okuma這款國產的水舞AQ2000MS的優異性能,這款捲線器目前已經是我釣何氏棘魞的標準捲線器規格,這次回來台北之後又跟清溪訂了一顆及兩個備用線杯。
(下圖:今天帶去花蓮溪釣何氏棘魞的Spoon)
8. Spoon的種類
今天帶去的Spoon大概有20~30種以上,一盒是3~5克的小型輕量Spoon,另外一盒則是5~10克的中、大型Spoon,不過真正拿出來使用的只有藍世界的4克DIY Spoon,以及Daiwa那款超級4.5克金黃色Spoon,其中有大概30尾的何氏棘魞都是咬Daiwa的Spoon,另外則是咬台製Spoon。不過這是因為我是懶得更換比較的緣故,我認為基本上兩者應該都會有類似的咬況,不過因為沒有實際比較看看,所以也無從證實。
基本上3~5克的金黃色Spoon已經是釣何氏棘魞的標準配備,至於其他顏色的Spoon是不是也有同樣的功效,可能要實際試驗幾次才會知道,至於5克以上的中大型Spoon的操控性與效用,則是下個階段必須仔細嘗試比較的課題。未來幾個月的這段夏季時間,基本上還是先把Spoon的技巧與觀念徹底弄清楚。
9. Gamakatsu專用Spoon鉤的驚人效用
今天大約在第10尾左右的魚獲上鉤之後,我就開始更換使用這款Gamakatsu出品的Spoon專用鉤,原本的Owner Cultiva系列的鉤子一下子就因為摩耗過度而頻頻脫鉤失手,反而是這款Gamakatsu的鉤子一直到收竿前都展現出異常鋒利、著鉤程度確實可靠的優異表現,顯然這款鉤子應該會是今後釣何氏棘魞的標準配備,大型魚用4號鉤,中小型魚可以用6號鉤,下次去添購的時候要多買2號鉤來應付50公分以上的大型何氏棘魞,這款鉤子的傑出表現也是今天的收穫之一。
(下圖:這款Gamakatsu出品的Spoon專用鉤非常的銳利可靠,是目前最讓我印象深刻的產品)
10. 潛在的漁獲可能性
配合有效率的釣魚策略以及成熟的裝備技巧,我認為要在花蓮溪釣出一天100尾何氏棘魞的驚人成績,應該不會是遙不可及的夢想,先決條件是溪流裡頭的魚群數量要豐富,再則,必須要有一套簡單有效率的釣魚策略及手法,再搭配成熟的標準規格釣具配備,應該是有相當的可能性釣出這樣的成績。
若以一天的釣魚行程來看,從早上十點半下竿到天黑前六點半收竿來估算,在這8個小時的時間裡頭只要每個小時能夠釣到12尾魚的話,則極有可能會達成這個日釣百尾的終極目標。基本上這已經是北部溪流釣的優異成績水準,不過我的看法是這個目標應該不會太難達成,當然個人技巧的成熟與否也是關鍵因素之一,即使如此,我認為日釣50尾應該是比較平均而且容易達成的數字。
11. Lure or Bait?
在釣何氏棘魞的時候,到底Spoon應該當作Lure來操控呢?亦或者是當成Bait來使用?這個問題的解答是我今天技巧能夠突破的重要關鍵。當作Lure來使用的話,Spoon基本上就是人工擬餌(Artificial Lure)的一種,重點在於擬態(Limitation)。若是當作釣餌Bait來使用的話,則Spoon應該是跟一般的生物性釣餌相同,重視的是釣組的設計及使用手法(Presentation)。這兩種觀念根本性的差異就是今天的關鍵所在。
(下圖:在何氏棘魞的眼中,到底金屬製的Spoon是Lure or Bait?)
12. Vanish的使用心得
今天全程用8磅的Berkley Vanish碳纖線當做前導線使用,在逆流拉拔42公分的大型何氏棘魞的時候也都能輕鬆應付,並沒有發生斷線的情形,依據今天的情形來評估8磅線應該可以應付到50公分級的何氏棘魞,再大一些的話應該得用到10磅線,因此6、8、10磅三種規格碳纖線應該是釣何氏棘魞的基本前導線配備。
此外,該款釣線的切水性及比重都相當的理想,在使用放流手法的時候並不會受到水流遲滯的影響,也沒有不易下沉的問題,揚竿作合的確實程度也很不錯,基本上已經是成熟的標準配備。
13. Spider Stealth的線結崩裂問題
今天第一次使用十磅的Spider Stealth PE線釣Spoon,整體來說拋投性能及順暢性都有達到預期的要求,不過在經過長時間的拉扯及拋投之後,與8磅碳纖維前導線連接的Albright Knot竟然出乎意外地崩裂,以至於整組前導線及Spoon完全掉到溪裡頭,後來仔細一看才知道線結在Spider Stealth上面整個被壓縮及磨裂,這應該是今天過分拋投及逆流拉扯大魚之後所造成的結果,整個線結的壽命只有5個小時,將來如果換成更細的6或8磅線的話,恐怕只剩下不到3小時的使用壽命,因此實際應用的時候要注意到線結磨損的情形,適時地剪斷重新綁製新線結,避免發生同樣的斷裂意外。
總結
雖然只有短短六個半小時的釣遊時間,但是花蓮溪裡頭的何氏棘魞卻又為我上了好些寶貴的課程,而我的觀念與技巧也在不斷地實地磨練當中熟練與成形,以上就是今天的釣魚回顧筆記。
前言
今天在花蓮溪月眉段下方的釣場釣何氏棘魞,從早上10:30到收竿前的16:50,六個半小時裡頭總共釣上來34尾何氏棘魞,體型分布從25公分到43公分之間,其中40公分左右的大約有5~6尾,30~40之間的約有十來尾,30~25之間的則佔一半左右,25公分以下的則比較少一點,總共的重量大約在10~15台斤之間。
天候狀況
早上10:30到達釣場的時候是多雲到晴的天氣,中午左右有短暫的艷陽高照,午後轉為陰天,到了傍晚15:30開始下陣雨,其間還有一度雨勢頗大,不過僅下了大概20分鐘左右,雨勢在16:00左右停歇,到了收竿的16:50又開始飄起陣陣細雨,回程在木瓜溪大橋遇到一陣暴雨,不過到了南濱公園附近雨勢就停了。今天風勢不大,上午吹西南風,下午吹東北風,天氣有點悶熱。
釣場型態
今天選擇的釣場有四處,第一處是月眉段堤防轉折處下方的大區域緩流及淺瀨,這段釣場的長度在150~200公尺之間,最大水深只有60公分左右,去年來的時候是水流湍急的一級釣點,不過現在溪水消去大半之後釣況就大不如前。第二處釣場是緊接著第一處釣場後端的湍急急流,水深也在60公分以內,不過因為溪面寬度大幅縮減的緣故以致於溪水變得相當的湍急。第三處釣場是水深在120~150公分左右的特大深場急流,剛好就位在舊台193號縣道下方,標點內的水流非常的湍急,不過卻是今天釣得最好的兩處釣場之一。第四處釣場是垂直峭壁下方的切削深潭,寬度不到一公尺、水深在1公尺左右的釣場,其餘都是深度在50公以內平坦的急流帶,這個峭壁下方的釣場兩個小時內釣上來將近15尾中型以上的何氏棘魞,是今天釣得最好的點。
(下圖:第一處釣場)
(下圖:第二處釣場)
(下圖:第三處釣場)
(下圖:第四處釣場)
標點位置
第一處標點的緩流區域完全沒有任何何氏棘魞前來吃餌,應該是稍早受到非法捕魚客蹂躪之後的結果,靠近對岸的急流邊緣才有魚訊發生,在一個小時的時間裡頭釣到3尾何氏棘魞。第二處釣場則是在近岸邊的流帶釣上來一尾30多公分的何氏棘魞,除此之外只有一尾脫鉤而去的小魚,根據我的觀察,這種急流的流頭應該也是何氏棘魞聚集覓食的標點,只不過由於溪水很淺的緣故,在釣上一、兩尾魚之後魚訊就會完全消失。
第三處標點是對岸的急流邊緣,spoon在落水之後以放流的手法上下晃餌,底下的何氏棘魞會追食到中層水域,剛開始的一個小時魚訊幾乎沒有停歇過,由於我還沒有完全掌握到放流的技巧,以至於大概脫鉤了十來尾魚。經過一個小時之後魚訊就完全消失,不過在兩個小時以後的16:00,我又趁著收竿前回到這裡來試釣看看,雖然底下的何氏棘魞已經不像一開始的時候那般踴躍,不過還是釣上來大約4尾何氏棘魞。
第四處標點是對岸峭壁邊的急流,這裡釣上來的何氏棘魞體型都不小,數量也很豐富,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成群的何氏棘魞竟然可以躲藏在很小的一個標點範圍內,而且看起來完全都不會受到湍急水流的影響,顯然何氏棘魞這種魚可以輕易地在特大急流裡頭自由進出。
(下圖:第三處釣場對岸的急流深場是今天何氏棘魞集結的地方)
(下圖:第四處釣場對岸不到1公尺寬度的標點竟然可以釣到成群的何氏棘魞)
魚獲紀錄
在第一處標點內釣到三尾魚,體型都在25公分左右,應該是被非法濫捕的結果。第二處標點只釣上來一尾30多公分的成魚,不過應該還是會有其他的魚群棲身其間。第三處標點前後大概釣上來15尾左右的何氏棘魞,體型都在30公分左右,也有幾尾接近40公分。最後一處釣點則也釣上來大約15尾的何氏棘魞,其中最大的一尾長達42公分,從壯碩的體型估計體重大概在1斤半到兩斤之間。
今天僅使用三種擬餌當中的Spoon,其他兩種擬餌都沒有拿出來使用,不過在第一處釣場有嚐試過之前在米棧大橋附近釣出好成績的軟蟲釣組,只不過都沒能釣到任何的何氏棘魞,整體來說,今天的何氏棘魞幾乎都對Spoon來之不拒。
(下圖:今天漁獲的詳細記錄)
Item | Time | Length(cm) | Item | Time | Length(cm) |
1 | 10:40 | 21 | 14:34 | ||
2 | 10:49 | 22 | 14:38 | ||
3 | 11:27 | 23 | 14:45 | ||
4 | 12:30 | 24 | 14:49 | ||
5 | 12:49 | 25 | 15:25 | ||
6 | 12:54 | 26 | 15:29 | ||
7 | 12:57 | 27 | 15:42 | ||
8 | 13:01 | 28 | 15:48 | ||
9 | 13:07 | 29 | 15:54 | ||
10 | 13:09 | 30 | 16:13 | ||
11 | 13:18 | 31 | 16:19 | ||
12 | 13:21 | 32 | 16:25 | ||
13 | 13:24 | 33 | 16:39 | ||
14 | 13:29 | 34 | 16:47 | ||
15 | 13:32 | ||||
16 | 13:36 | ||||
17 | 13:46 | ||||
18 | 13:58 | ||||
19 | 14:24 | ||||
20 | 14:30 |
(下圖:今天最大的一尾何氏棘魞)
釣組介紹
今天依舊是使用7.6” Pokee Driver 路亞竿,捲線器則只使用這款Okuma AQ2000MS,母線則改用新到貨的10磅的Spider Stealth PE編織線,導線則使用8磅的Berkley Vanish碳纖線,長度大約在16呎左右。第一處標點的配鉛量是以2-4B+1-5B的方式搭配,其他三處標點的配鉛量是以2-5B+1-6B的方式搭配。
手法及策略
基本上今天操作Spoon的技巧與手法與一個禮拜之前完全一樣,唯一的差異在於放流手法大膽的程度,在第三及第四處釣場裡頭我完全都不考慮掛底的問題,大膽地放任spoon下沉到急流的底層,結果證明了不但沒有發生掛底的情況,而且還出乎意料之外誘釣到許多大型的何氏棘魞。這樣的結果其實也印證了「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觀念,更專業一點來說,就是Stance Doug所說的,「正確的深度」是能夠釣到魚的第一步。
這同時也說明了在像花蓮溪這種承受釣魚人以及非法捕魚客極大撈捕壓力溪流,其實還是棲息著相當數量的何氏棘魞族群,只不過這些苟延殘喘的何氏棘魞只能被迫棲息在尋常釣魚人裝備技巧,以及非法捕魚客能力難以企及的標點內,這也就是說要在花蓮溪釣出好成績的話,一定要有能力征服一般人望之卻步的高難度標點。
(下圖:今天使用的釣組簡圖)
在六個半小時的時間裡頭,我順利釣上來34尾的何氏棘魞,這大概已經是之前來釣3~4趟才有的漁獲量,能有這樣的大幅度成長一方面是自己的觀念跟技巧都到了一定的程度,一方面也是採取大膽的釣魚策略的結果。事實上我在上個禮拜來到花蓮溪釣魚的時候,就已經隱隱約約知道漁獲量大幅度的提升其實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基本上今天已經達成原先就設定好的30尾魚獲目標,若將不慎脫鉤的數量計算進去的話,今天的成績應該已經突破50尾以上,這已經超過溪流釣石斑魚的平均漁獲水準了。
依照目前的技巧水平來說,我ㄧ個小時內最低的平均漁獲量不應該低於5尾,一天的總成績則必須達到30尾,才算是能夠接受的成績水準。事實上,如果標點裡頭何氏棘魞族群數量夠豐富的話,一天下來釣滿百尾何氏棘魞應該不是什麼遙不可及的目標。
討論與分析
今天在花蓮溪畔釣何氏棘魞的心得可以從遠投的能力、準確的拋投、深度的保持、放流手法、釣魚策略及標點的選擇、鉛粒的搭配、AQ2000M的效果、Spoon的種類、Gamakatsu專用Spoon鉤的驚人效用、潛在的漁獲可能性、Lure or Bait等幾個項目來分析與探討
1. 遠投的能力
花蓮溪目前淺水區域的何氏棘魞幾乎都已經被非法捕魚的人撈捕殆盡,只剩下超大急流及潭區裡頭還棲息著小群的何氏棘魞,因此超遠距離的拋投能力是基本而且必要的,第一個理由是要能到達一般釣魚人拋投以及非法捕魚的能力範圍之外,才有可能找到藏魚量豐富的標點,第二個理由是儘可能增加Spoon搜尋的範圍及流程,除了可增加中魚的機率之外,也可以減少拋投的量及體力負擔。30公尺的拋投距離應該是最基本的要求,最好能夠達到50~60公尺以上。
遠投能力的關鍵在於釣竿的彈性及拋投母線的線徑,竿子的部份目前只能用廉價的台製路亞竿,因此除了熟練自己的技巧之外沒有其他改進的空間;拋投母線則是還有可以改善的地方,今天用全新的10磅Spider Stealth編織線來釣魚,拋投的順暢性與感覺都還不錯,不過可以考慮改用6或8磅更細線徑的線來減少風阻力,有必要添購6及8磅細線徑的Spider Stealth PE Line。
2. 準確的拋投
目前花蓮溪的何氏棘魞族群幾乎都集中在一般人難以到達的標點內,像是今天釣得不錯的超大深場急流、對岸峭壁下的小面積急流以及水淺流急的亂瀨等,對於一般使用輕量Spoon或Minnow的釣魚人來說,除了遠距離拋投的難度很高之外,如何將擬餌操控在何氏棘魞躲藏的泳層也是一大難題。簡單的來說,一定要能夠將擬餌準確地拋投到設定的標點或是放流點內,才有釣到成群何氏棘魞的可能,這已經是以Spoon來釣何氏棘魞的基本規則。
3. 深度的保持
我釣魚的核心觀念之一就是「正確的標點位置」是最基本的要求,這包括了平面的標點位置Location,以及垂直的標點深度Depth,整體來說就是Hot Spot的觀念。今天在花蓮溪畔這個核心觀念又再次得到牢不可破的考驗及驗證,我在第三跟第四個標點內之所以可以接二連三釣上來超過30尾的何氏棘魞,其關鍵的技巧就在這裡。
為了讓Spoon保持在正確的設定泳層,我使用了日式溪流釣分段式配鉛的觀念,同時採用2-5B+1-6B的驚人配重來達到下沉與漂流的目的,事實上證明了這是正確的作法,一定要讓Spoon能夠進入何氏棘魞藏身的泳層才有釣到魚的機會。一般使用Spoon的釣友都不能接受配鉛的觀念及作法,總是希望以軟調的Spoon專用竿來達到拋投的目的,以大型Spoon來增加下沉及拋投的配重,這種源自於日式管理池的釣組設計觀念並不適用在水流異常湍急的台灣東部溪流。
(下圖:放流手法操作示意圖)
4. 放流手法
我在一開始使用Spoon釣何氏棘魞的時候就已經察覺到利用這種放流手法的優勢,去年在花蓮溪畔也的確以這樣的手法釣到不少的大型何氏棘魞,可是直到上個禮拜在木瓜溪口附近釣何氏棘魞的時候,自己才真正領略到這種放流手法的驚人效用。
我今天使用的放流手法基本上已經是完全類似Fly Fishing的Nymphing技巧,我在將Spoon拋投到標點內之後,並不會立刻扳回捲線閥,而是以左手含住多餘的拋投母線,然後右手操控釣竿的方向及角度,感應著Spoon被水流沖刷的程度,然後以左手收放多餘的母線,一方面做出上下Jigging的晃餌動作,一方面保持Spoon在設定的泳層內漂流,這種國外Fly Fisher常用的Nymphing放流技巧,竟然成為本地溪流裡頭釣何氏棘魞的必殺技巧。
5. 釣魚策略及標點的選擇
今天能夠釣到這麼多何氏棘魞的原因之一,就在於有效率的釣魚策略及標點的選擇,簡單的來說就是只挑有魚的釣場及標點來釣魚,釣不到魚的話立刻移動到下一個釣點,千萬不可浪費太多時間在無魚可釣的釣場裡頭。因此,前提是必須具備判斷標點的能力,才能很快地找到狙擊的熱區。
在標點的選擇上還是要有能力挑戰別的釣魚人無法企及的標點,在如此大眾化的釣場裡頭釣魚,唯有攻略這些高難度標點才有機會釣到這些苟延殘喘的魚群,也才能夠釣出好成績。
(下圖:要有挑戰別的釣魚人難以征服的釣場的覺悟,才有與夢幻中大魚交手的機會)
6. 鉛粒的搭配
這兩次釣何氏棘魞都是使用分段式咬鉛配置,早上開始釣淺瀨緩流的時候用3個4B鉛,下午釣深場則以1-6B+2-5B搭配,基本上這種作法都是可行而且有效的。看起來使用咬合B鉛應該已經是確認的方向,BB~6B五種規格的咬鉛都可以搭配使用。為避免B鉛咬傷釣線,可以使用磯釣的作法先在線上捲衛生紙片後再咬合,此外,為避免B鉛到處滑動影響配重,搭配塑膠太空豆來止滑也是必要的作法。
7. AQ2000MS的效果
在上個禮拜的釣遊當中,我就已經清楚地認識到高捲線比的性能對於操控溪流釣Spoon的重要性,今天又在使用放流手法及逆流搏魚的時候,更加確認了Okuma這款國產的水舞AQ2000MS的優異性能,這款捲線器目前已經是我釣何氏棘魞的標準捲線器規格,這次回來台北之後又跟清溪訂了一顆及兩個備用線杯。
(下圖:今天帶去花蓮溪釣何氏棘魞的Spoon)
8. Spoon的種類
今天帶去的Spoon大概有20~30種以上,一盒是3~5克的小型輕量Spoon,另外一盒則是5~10克的中、大型Spoon,不過真正拿出來使用的只有藍世界的4克DIY Spoon,以及Daiwa那款超級4.5克金黃色Spoon,其中有大概30尾的何氏棘魞都是咬Daiwa的Spoon,另外則是咬台製Spoon。不過這是因為我是懶得更換比較的緣故,我認為基本上兩者應該都會有類似的咬況,不過因為沒有實際比較看看,所以也無從證實。
基本上3~5克的金黃色Spoon已經是釣何氏棘魞的標準配備,至於其他顏色的Spoon是不是也有同樣的功效,可能要實際試驗幾次才會知道,至於5克以上的中大型Spoon的操控性與效用,則是下個階段必須仔細嘗試比較的課題。未來幾個月的這段夏季時間,基本上還是先把Spoon的技巧與觀念徹底弄清楚。
9. Gamakatsu專用Spoon鉤的驚人效用
今天大約在第10尾左右的魚獲上鉤之後,我就開始更換使用這款Gamakatsu出品的Spoon專用鉤,原本的Owner Cultiva系列的鉤子一下子就因為摩耗過度而頻頻脫鉤失手,反而是這款Gamakatsu的鉤子一直到收竿前都展現出異常鋒利、著鉤程度確實可靠的優異表現,顯然這款鉤子應該會是今後釣何氏棘魞的標準配備,大型魚用4號鉤,中小型魚可以用6號鉤,下次去添購的時候要多買2號鉤來應付50公分以上的大型何氏棘魞,這款鉤子的傑出表現也是今天的收穫之一。
(下圖:這款Gamakatsu出品的Spoon專用鉤非常的銳利可靠,是目前最讓我印象深刻的產品)
10. 潛在的漁獲可能性
配合有效率的釣魚策略以及成熟的裝備技巧,我認為要在花蓮溪釣出一天100尾何氏棘魞的驚人成績,應該不會是遙不可及的夢想,先決條件是溪流裡頭的魚群數量要豐富,再則,必須要有一套簡單有效率的釣魚策略及手法,再搭配成熟的標準規格釣具配備,應該是有相當的可能性釣出這樣的成績。
若以一天的釣魚行程來看,從早上十點半下竿到天黑前六點半收竿來估算,在這8個小時的時間裡頭只要每個小時能夠釣到12尾魚的話,則極有可能會達成這個日釣百尾的終極目標。基本上這已經是北部溪流釣的優異成績水準,不過我的看法是這個目標應該不會太難達成,當然個人技巧的成熟與否也是關鍵因素之一,即使如此,我認為日釣50尾應該是比較平均而且容易達成的數字。
11. Lure or Bait?
在釣何氏棘魞的時候,到底Spoon應該當作Lure來操控呢?亦或者是當成Bait來使用?這個問題的解答是我今天技巧能夠突破的重要關鍵。當作Lure來使用的話,Spoon基本上就是人工擬餌(Artificial Lure)的一種,重點在於擬態(Limitation)。若是當作釣餌Bait來使用的話,則Spoon應該是跟一般的生物性釣餌相同,重視的是釣組的設計及使用手法(Presentation)。這兩種觀念根本性的差異就是今天的關鍵所在。
(下圖:在何氏棘魞的眼中,到底金屬製的Spoon是Lure or Bait?)
12. Vanish的使用心得
今天全程用8磅的Berkley Vanish碳纖線當做前導線使用,在逆流拉拔42公分的大型何氏棘魞的時候也都能輕鬆應付,並沒有發生斷線的情形,依據今天的情形來評估8磅線應該可以應付到50公分級的何氏棘魞,再大一些的話應該得用到10磅線,因此6、8、10磅三種規格碳纖線應該是釣何氏棘魞的基本前導線配備。
此外,該款釣線的切水性及比重都相當的理想,在使用放流手法的時候並不會受到水流遲滯的影響,也沒有不易下沉的問題,揚竿作合的確實程度也很不錯,基本上已經是成熟的標準配備。
13. Spider Stealth的線結崩裂問題
今天第一次使用十磅的Spider Stealth PE線釣Spoon,整體來說拋投性能及順暢性都有達到預期的要求,不過在經過長時間的拉扯及拋投之後,與8磅碳纖維前導線連接的Albright Knot竟然出乎意外地崩裂,以至於整組前導線及Spoon完全掉到溪裡頭,後來仔細一看才知道線結在Spider Stealth上面整個被壓縮及磨裂,這應該是今天過分拋投及逆流拉扯大魚之後所造成的結果,整個線結的壽命只有5個小時,將來如果換成更細的6或8磅線的話,恐怕只剩下不到3小時的使用壽命,因此實際應用的時候要注意到線結磨損的情形,適時地剪斷重新綁製新線結,避免發生同樣的斷裂意外。
總結
雖然只有短短六個半小時的釣遊時間,但是花蓮溪裡頭的何氏棘魞卻又為我上了好些寶貴的課程,而我的觀念與技巧也在不斷地實地磨練當中熟練與成形,以上就是今天的釣魚回顧筆記。
2008年5月20日 星期二
Modern Nymphing Techniques – John Randolph
Modern Nymphing Techniques – John Randolph
引言
2007的一期Fly Fisherman雜誌有附贈一本「Nymphing for Trout」的小冊子,裡頭有9篇由不同的Fly高手所撰寫的Nymphing專門技巧,在這次從花蓮溪釣何氏棘魞回來之後,我就找出這本小冊子從頭仔細專研裡頭的觀念及技巧,雖然這本冊子所介紹的是跟Spoon完全不同的Fly技巧,但是許多的觀念與技巧竟然不可思議地與我幾天前在花蓮溪畔所領悟到的觀念不謀而合。原來這些釣魚的技巧其實都有其共通的觀念與一致的道理,也因為就是這樣,我特別花了一些時間將這本小冊子的每一篇文章都仔細地研讀過,並且節錄下一些有啟發性的觀念與文字,作為改進何氏棘魞釣法與技巧的參考。下面是第一篇由John Randolph先生所撰寫的導讀文章裡頭的部分節錄,中文部份是我自己的重點翻譯以及心得筆記。
1. Nymphing allows you to fish for trout feeding under the surface. A strike indicator suspends your fly and allows you to see and react to strikes. Your total leader length for most rivers and streams should be about 8 to 10 feet long. Adjust the position of strike indicator so the length of leader below it is about 2 times the depth of the water.
毛鉤釣法使用類似浮標功能的Strike indicator的確是非常有啟發性的觀念
2. Fish in streams and lakes take most of their food underneath the water’s surface.
何氏棘魞及其他台灣的原生溪流魚類都有類似的習性
3. Nymphing can be simple or maddeningly frustrating (令人發狂的挫折感). It all comes down to dead-drift presentations and strike indication.
Nymphing最關鍵的觀念在於dead-drift presentations及strike indication
4. The largest trout have their protective holding, and often feeding, lies in the deeper water of streams. They normally hold and feed near the bottom, which make fly presentation difficult for all but the most proficient fly fishers.
在針對躲藏在溪流深處的大型鱒魚,傳統的Fly Fishing技巧面臨到跟一般Strolling Spoon完全相同的困境,那就是要如何才能夠讓輕量的Fly或是Spoon亮片有效地、快速地下沉到大型鱒魚或何氏棘魞藏身的底層深處。北美的Fly Fisher採用了跟我完全一樣的觀念與構想,那就是以Split Shot的重量來幫助Fly快速下沉到底層,這跟我利用分段式Split Shot來讓Spoon下沉到湍急溪流底層的手法是完全一致的。
此外,Fly是利用Strike Indicator來偵測魚訊及保持釣餌的釣層深度及漂流性,而我則是使用類似Jigging的手法來幫助不斷下沉的Spoon保持釣層深度及運動性,其基本的觀念是完全類似的,只不過操作的手法不同而已。因此,徹底研究Nymphing所使用的觀念與技巧,對於我以Spoon來釣取大型何氏棘魞是非常有啟發性與參考價值,在後續的八篇文章當中我將詳細地分析與討論各種觀念與技巧,徹底提升我的觀念水平與技巧的前瞻性。
引言
2007的一期Fly Fisherman雜誌有附贈一本「Nymphing for Trout」的小冊子,裡頭有9篇由不同的Fly高手所撰寫的Nymphing專門技巧,在這次從花蓮溪釣何氏棘魞回來之後,我就找出這本小冊子從頭仔細專研裡頭的觀念及技巧,雖然這本冊子所介紹的是跟Spoon完全不同的Fly技巧,但是許多的觀念與技巧竟然不可思議地與我幾天前在花蓮溪畔所領悟到的觀念不謀而合。原來這些釣魚的技巧其實都有其共通的觀念與一致的道理,也因為就是這樣,我特別花了一些時間將這本小冊子的每一篇文章都仔細地研讀過,並且節錄下一些有啟發性的觀念與文字,作為改進何氏棘魞釣法與技巧的參考。下面是第一篇由John Randolph先生所撰寫的導讀文章裡頭的部分節錄,中文部份是我自己的重點翻譯以及心得筆記。
1. Nymphing allows you to fish for trout feeding under the surface. A strike indicator suspends your fly and allows you to see and react to strikes. Your total leader length for most rivers and streams should be about 8 to 10 feet long. Adjust the position of strike indicator so the length of leader below it is about 2 times the depth of the water.
毛鉤釣法使用類似浮標功能的Strike indicator的確是非常有啟發性的觀念
2. Fish in streams and lakes take most of their food underneath the water’s surface.
何氏棘魞及其他台灣的原生溪流魚類都有類似的習性
3. Nymphing can be simple or maddeningly frustrating (令人發狂的挫折感). It all comes down to dead-drift presentations and strike indication.
Nymphing最關鍵的觀念在於dead-drift presentations及strike indication
4. The largest trout have their protective holding, and often feeding, lies in the deeper water of streams. They normally hold and feed near the bottom, which make fly presentation difficult for all but the most proficient fly fishers.
在針對躲藏在溪流深處的大型鱒魚,傳統的Fly Fishing技巧面臨到跟一般Strolling Spoon完全相同的困境,那就是要如何才能夠讓輕量的Fly或是Spoon亮片有效地、快速地下沉到大型鱒魚或何氏棘魞藏身的底層深處。北美的Fly Fisher採用了跟我完全一樣的觀念與構想,那就是以Split Shot的重量來幫助Fly快速下沉到底層,這跟我利用分段式Split Shot來讓Spoon下沉到湍急溪流底層的手法是完全一致的。
此外,Fly是利用Strike Indicator來偵測魚訊及保持釣餌的釣層深度及漂流性,而我則是使用類似Jigging的手法來幫助不斷下沉的Spoon保持釣層深度及運動性,其基本的觀念是完全類似的,只不過操作的手法不同而已。因此,徹底研究Nymphing所使用的觀念與技巧,對於我以Spoon來釣取大型何氏棘魞是非常有啟發性與參考價值,在後續的八篇文章當中我將詳細地分析與討論各種觀念與技巧,徹底提升我的觀念水平與技巧的前瞻性。
2008年5月16日 星期五
Basic of Spinners
Basic of Spinners
Spinner中文應該翻譯作「旋轉亮片」,跟比較常見的旋轉湯匙Spoon擬餌都是屬於金屬擬餌的一種。這種擬餌目前在台灣使用的人並不多見,雖然已經慢慢地有一些擬餌玩家開始嘗試以這種類型的假餌來釣魚,包括了大眼海鰱、泰國鱧魚等幾種常見的路亞釣遊魚種。雖然理論上也可以拿來釣何氏棘魞,不過截至目前為止都還沒有實際看到類似的訊息。
儘管如此,我認為這種旋轉金屬亮片是100%會吸引喜歡追食Spoon的何氏棘魞前來追咬,因此我ㄧ個月前在擬定新的何氏棘魞釣法策略的時候,就已經在認真地思考以Spinner來誘釣何氏棘魞的各種可能性。為了實際驗證自己的這些想法,我這幾個禮拜向Cabelas買了兩批的DIY旋轉亮片材料,並且從美國的釣魚雜誌及書籍上頭收集這些Spinner Baits的訊息資料。上個禮拜還特地去花蓮溪畔實際試釣了一趟,果然證明了能夠吸引到何氏棘魞前來追咬,雖然當天並沒有釣上來任何的何氏棘魞,不過卻讓我對這種擬餌的實用性充滿了信心。
這種擬餌在北美當地的應用非常的廣泛,並不是只有一般搭配三叉尾鉤的Spinner而已,在美國當地最常見的用途其實是搭配各種活餌(Live Bait)來使用,主要是藉著旋轉亮片運動時後產生的反光,以及擾動水流所產生的低頻振動聲響吸引魚類前來追咬。除此之外,也可以搭配各類軟蟲以及鮮豔色彩的海水毛鉤來使用,基本上算是一種組合式(Combo)的擬餌配件。
(下圖:三種主要的Spinner Blade,由最左邊兩排為Colorado、中間是Indiana, 右邊第二排是Willow Leaf, 最右邊是French)
Spinner擬餌的旋轉亮片嚴格說起來應該稱為Spinner Blade,Blade在英文裡頭是推進器旋轉葉片的意思,這的確將這種擬餌在水裡的運動型態形容得非常的貼切。北美當地的Spinner Blade種類很多,不過主要可分為Colorado、Indiana以及Willow Leaf三大類。這三種Spinner Blade之間最大的差異在於葉片的寬度,Colorado的最寬,Indiana次之,Willow Leaf(柳葉形)顧名思義最為纖細。葉片寬度的差異造成在水中運動的旋轉角度(Revolution Angle ),以及產生的振動聲響(Vibration)、反光(Flash)、甚至於水阻力(Water Resistance)都大不相同
各種Spinner Blade的特性簡單敘述如下表:
Spinner Blade的尺寸是以號數來分類,常見的尺寸由小到大為#00~#8,這與Spoon採用重量來分類有所不同,這是因為Spinner Blade尺寸大小是決定運動型態的主要因素。依照In-Fisherman雜誌的說法,北美當地最常用的尺寸是#2~#5的亮片。
(下圖:最小的#00號Spinner Blade有多小呢?)
(下圖:各種顏色及造型的Colorado Spinner Blade)
除了形狀及尺寸之外,顏色及造型也是選擇Spinner Blade種類時候的考慮因素,一般來說比較常見的顏色有金色gold、銀色Silver、銅棕色Copper、鎳灰色Nickel、螢光黃、螢光紅等等,此外還有模擬各種餌料小魚型態的亮片,像是Bluegill, Blue Shad, Chartreuse/Tiger, Firetiger等等。在造型方面最常見的就是做成像高爾夫球表面凹凸不平的型態,一般稱之為Hammered,利用凹凸不平的表面創造出變化的反光效果以及豐富的振動聲響,藉此吸引魚類前來追咬。
(下圖:像高爾夫球表面凹凸不平的Hammered Spinner Blade)
從外國雜誌及網站上頭看到的製作Spinner Bait方式還真的是千奇百怪,不過基本的構造就是一條10~14磅的釣線,或是硬鋼絲作為基本的架構,然後穿上幾個編織工藝使用的塑膠珠子Bead,這些Bead的功用除了提供部分的反光吸引效果之外,最主要是作為旋轉亮片的軸承使用,可以分隔亮片及後方的餌料及魚鉤,避免在旋轉的途中糾纏在一起。
Bead下方通常加一個旋轉環,然後再連接魚鉤或是活餌釣線組,Bead的上方利用一種稱為folded clevis的環套住Spinner Blade,這種特製的金屬環可以提供Spinner Blade自由旋轉的空間,Clevis的上方通常會選擇性地再加上1個Bead珠子,然後最上方綁上一個連接轉環,這就是一個最基本的Spinner Rig。
(下圖:Spinner Rig的基本構造示意圖)
除了上面提到這些基本構造之外,Spinner還有很多細節及組合方式,我此刻也還在學習摸索階段,因此等到累積更多實際經驗之後再詳細作筆記來記錄及討論。
Spinner中文應該翻譯作「旋轉亮片」,跟比較常見的旋轉湯匙Spoon擬餌都是屬於金屬擬餌的一種。這種擬餌目前在台灣使用的人並不多見,雖然已經慢慢地有一些擬餌玩家開始嘗試以這種類型的假餌來釣魚,包括了大眼海鰱、泰國鱧魚等幾種常見的路亞釣遊魚種。雖然理論上也可以拿來釣何氏棘魞,不過截至目前為止都還沒有實際看到類似的訊息。
儘管如此,我認為這種旋轉金屬亮片是100%會吸引喜歡追食Spoon的何氏棘魞前來追咬,因此我ㄧ個月前在擬定新的何氏棘魞釣法策略的時候,就已經在認真地思考以Spinner來誘釣何氏棘魞的各種可能性。為了實際驗證自己的這些想法,我這幾個禮拜向Cabelas買了兩批的DIY旋轉亮片材料,並且從美國的釣魚雜誌及書籍上頭收集這些Spinner Baits的訊息資料。上個禮拜還特地去花蓮溪畔實際試釣了一趟,果然證明了能夠吸引到何氏棘魞前來追咬,雖然當天並沒有釣上來任何的何氏棘魞,不過卻讓我對這種擬餌的實用性充滿了信心。
這種擬餌在北美當地的應用非常的廣泛,並不是只有一般搭配三叉尾鉤的Spinner而已,在美國當地最常見的用途其實是搭配各種活餌(Live Bait)來使用,主要是藉著旋轉亮片運動時後產生的反光,以及擾動水流所產生的低頻振動聲響吸引魚類前來追咬。除此之外,也可以搭配各類軟蟲以及鮮豔色彩的海水毛鉤來使用,基本上算是一種組合式(Combo)的擬餌配件。
(下圖:三種主要的Spinner Blade,由最左邊兩排為Colorado、中間是Indiana, 右邊第二排是Willow Leaf, 最右邊是French)
(下圖:這些是所謂的In-Line Spinner Balde)
Spinner擬餌的旋轉亮片嚴格說起來應該稱為Spinner Blade,Blade在英文裡頭是推進器旋轉葉片的意思,這的確將這種擬餌在水裡的運動型態形容得非常的貼切。北美當地的Spinner Blade種類很多,不過主要可分為Colorado、Indiana以及Willow Leaf三大類。這三種Spinner Blade之間最大的差異在於葉片的寬度,Colorado的最寬,Indiana次之,Willow Leaf(柳葉形)顧名思義最為纖細。葉片寬度的差異造成在水中運動的旋轉角度(Revolution Angle ),以及產生的振動聲響(Vibration)、反光(Flash)、甚至於水阻力(Water Resistance)都大不相同
各種Spinner Blade的特性簡單敘述如下表:
Type | Colorado | Indiana | Willow Leaf |
Blade Angle | Approx. 45 | Approx.30 | Approx.12 |
Rotation | Wide & slow | Moderately wide & fast | Narrow & fast |
Vibration | Low frequency | Moderate frequency | High frequency |
Water Resistance | High | Medium | Low |
Rides | Higher | Medium | Lower |
Flash | Minimal | Moderate | High |
Visibility Side View Rear View | Minimal Moderate | Moderate Moderate | High Moderate |
Action | Distinct | Moderate | Minimal |
Spinner Blade的尺寸是以號數來分類,常見的尺寸由小到大為#00~#8,這與Spoon採用重量來分類有所不同,這是因為Spinner Blade尺寸大小是決定運動型態的主要因素。依照In-Fisherman雜誌的說法,北美當地最常用的尺寸是#2~#5的亮片。
(下圖:最小的#00號Spinner Blade有多小呢?)
(下圖:各種顏色及造型的Colorado Spinner Blade)
除了形狀及尺寸之外,顏色及造型也是選擇Spinner Blade種類時候的考慮因素,一般來說比較常見的顏色有金色gold、銀色Silver、銅棕色Copper、鎳灰色Nickel、螢光黃、螢光紅等等,此外還有模擬各種餌料小魚型態的亮片,像是Bluegill, Blue Shad, Chartreuse/Tiger, Firetiger等等。在造型方面最常見的就是做成像高爾夫球表面凹凸不平的型態,一般稱之為Hammered,利用凹凸不平的表面創造出變化的反光效果以及豐富的振動聲響,藉此吸引魚類前來追咬。
(下圖:像高爾夫球表面凹凸不平的Hammered Spinner Blade)
(下圖:外皮包覆雷射貼紙的Colorado Blade)
從外國雜誌及網站上頭看到的製作Spinner Bait方式還真的是千奇百怪,不過基本的構造就是一條10~14磅的釣線,或是硬鋼絲作為基本的架構,然後穿上幾個編織工藝使用的塑膠珠子Bead,這些Bead的功用除了提供部分的反光吸引效果之外,最主要是作為旋轉亮片的軸承使用,可以分隔亮片及後方的餌料及魚鉤,避免在旋轉的途中糾纏在一起。
Bead下方通常加一個旋轉環,然後再連接魚鉤或是活餌釣線組,Bead的上方利用一種稱為folded clevis的環套住Spinner Blade,這種特製的金屬環可以提供Spinner Blade自由旋轉的空間,Clevis的上方通常會選擇性地再加上1個Bead珠子,然後最上方綁上一個連接轉環,這就是一個最基本的Spinner Rig。
(下圖:Spinner Rig的基本構造示意圖)
除了上面提到這些基本構造之外,Spinner還有很多細節及組合方式,我此刻也還在學習摸索階段,因此等到累積更多實際經驗之後再詳細作筆記來記錄及討論。
Savvy Lure Loyalty and the Terrible Toothy Twosome
Savvy Lure Loyalty and the Terrible Toothy Twosome - 2008/03-P58~62
1. Angling pressure is reason enough to stay away from traditional lures. More good anglers than ever are competing for the same fish on popular water.
在漁撈壓力大的水域傳統的路亞會失去效用
2. Several studies lead us to believe that fish can and do learn some level-for sure short-term, but potentially long-term, too.
魚類學習能力可能會是長期的,因此某些魚類對於假餌的戒心恐怕會持續一段時間
3. Once the fish had been caught on lures, catch rates decreased to remarkably low levels. It’s also important note that catch rates remained good on livebait. It quickly became obvious that the fish learned that eating lure was a negative.
假餌的效用會很快地遞減,但是活餌卻總是能夠吸引到魚類的追咬
4. Sights and sounds that once called fish up for dinner may eventually serve as a warning.
一但魚類對於某種假餌產生戒心之後,原本吸引魚類追咬的聲音及振動可能反而會變成警告的訊號
5. To work them deeper, calculate their fall as you would for countdown crankbaits, then slow your retrieve to keep them lower in the water column.
保持泳層深度是基本要求
6. The key is to envision your bait’s action. Time all speed variations, pauses, twitches, lifts, and falls to alter the bait’s performance. Then when strikes happen, duplicate and repeat. Experience and experimentation are primary ingredients.
要從魚類的角度來思考擬餌所要表現的動態,記住每次來追咬的情況
7. The way good anglers finally approach certain situations depends on past experience and their skills and confidence in certain approaches.
經驗、技巧以及對於釣法的信心是成功的基本要素
8. Try to envision what fish want. Then, when a fish hits, remember the tempo and pace that triggered the strike. Ideally, duplicating what you did will trigger more strikes that day, possibly for the remainder of the trip or the season.
記住吸引魚類追咬擬餌的手法及泳型
9. Getting lures to the appropriate depth is the first priority in fishing. Then they must be moving at the right speed. The right profile and working action are almost as important as speed. The lure’s appearance as it moves through the water is vital. Vibration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not only in appearance but also in the feeling that surround a lure.
正確的泳層、適當的速度、正確的手法動作,還有就是產生的振動效果
10. Once thought of as situational lures that produced best on calm days, in shallow water, or during twilight, topwaters are now used by anglers almost all seasons long, no matter what the conditions. From a predator’s perspective, the surface offers a ceiling, an edge, like the shoreline.
11. Like preference for sound, speed desires can change.
擬餌的速度跟產生的聲響都很重要
1. Angling pressure is reason enough to stay away from traditional lures. More good anglers than ever are competing for the same fish on popular water.
在漁撈壓力大的水域傳統的路亞會失去效用
2. Several studies lead us to believe that fish can and do learn some level-for sure short-term, but potentially long-term, too.
魚類學習能力可能會是長期的,因此某些魚類對於假餌的戒心恐怕會持續一段時間
3. Once the fish had been caught on lures, catch rates decreased to remarkably low levels. It’s also important note that catch rates remained good on livebait. It quickly became obvious that the fish learned that eating lure was a negative.
假餌的效用會很快地遞減,但是活餌卻總是能夠吸引到魚類的追咬
4. Sights and sounds that once called fish up for dinner may eventually serve as a warning.
一但魚類對於某種假餌產生戒心之後,原本吸引魚類追咬的聲音及振動可能反而會變成警告的訊號
5. To work them deeper, calculate their fall as you would for countdown crankbaits, then slow your retrieve to keep them lower in the water column.
保持泳層深度是基本要求
6. The key is to envision your bait’s action. Time all speed variations, pauses, twitches, lifts, and falls to alter the bait’s performance. Then when strikes happen, duplicate and repeat. Experience and experimentation are primary ingredients.
要從魚類的角度來思考擬餌所要表現的動態,記住每次來追咬的情況
7. The way good anglers finally approach certain situations depends on past experience and their skills and confidence in certain approaches.
經驗、技巧以及對於釣法的信心是成功的基本要素
8. Try to envision what fish want. Then, when a fish hits, remember the tempo and pace that triggered the strike. Ideally, duplicating what you did will trigger more strikes that day, possibly for the remainder of the trip or the season.
記住吸引魚類追咬擬餌的手法及泳型
9. Getting lures to the appropriate depth is the first priority in fishing. Then they must be moving at the right speed. The right profile and working action are almost as important as speed. The lure’s appearance as it moves through the water is vital. Vibration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not only in appearance but also in the feeling that surround a lure.
正確的泳層、適當的速度、正確的手法動作,還有就是產生的振動效果
10. Once thought of as situational lures that produced best on calm days, in shallow water, or during twilight, topwaters are now used by anglers almost all seasons long, no matter what the conditions. From a predator’s perspective, the surface offers a ceiling, an edge, like the shoreline.
11. Like preference for sound, speed desires can change.
擬餌的速度跟產生的聲響都很重要
Fire Line v.s. Spider Stealth
Fire Line v.s. Spider Stealth
我使用Fire Line釣魚的時間大概已經有三年左右了,一開始的時候是為了釣野鲤而買20磅及30磅大號數線徑的產品,不過後來開始嘗試使用在釣泰國鱧魚的軟蟲釣組上,隨著自己釣擬餌的技巧越來越成熟,所使用的線徑也就越用越小,去年到花蓮釣何氏棘魞的時候就已經用到4磅左右的細線,此外我也嘗試在溪釣的時候採用2磅的細線來當母線使用,整體來說,這款Fire Line的性能表現還算是相當的讓我感覺到滿意。
不過這款Fire Line釣線在經過一段時間的密集使用之後,卻也發現到一些不是很容易解決的缺點,包括了大磅數材質稍嫌偏硬,以至於拋投時候所產生的摩擦與風阻力大幅增加、連接前導線的線結強度相當脆弱、以及似乎過早產生的材質劣化現象等,讓我不得不思考尋求其他超級釣線產品來解決這些問題。
在Fire Line的幾個使用問題上頭,與前導線連接的線結強度相當脆弱這件事,是讓我認真考慮採用其他產品最主要的原因,我是在以軟蟲釣泰國鱧魚的時候發現到這個線結強度的問題,當我以號稱強度可達100%的Albright線結來連接Fire Line及碳纖前導線的時候,竟然發現到線結的實際強度表現往往不到50%,每次軟蟲釣組掛底的時候用力一扯,幾乎都是在前導線與Fire Line連接的線結上斷裂,而且99%都是斷裂在Fire Line釣線上。
原本我還以為是線結搭接順序、前導線材質、線徑比例或是線結種類的問題,在線結搭接順序問題上,我曾經嘗試過以Fire Line正接或反接前導線的不同方式來比較線結的強度表現,結果發現到作為母線使用的Fire Line採用反接前導線的線結強度明顯大於正接的表現,因此後來都是採用反接的方式讓Fire Line去纏繞碳纖前導線。
(下圖:Fire Line是台灣釣魚界非常普遍的超級釣線產品)
第二個思考方向則是前導線材質的可能性,在這個問題上頭我發現到單絲尼龍線的強度似乎會比表面光滑的碳纖線好一些,不過在使用碳纖材質前導線的時候只要將Fire Line纏繞的圈數增加,通常就能夠改善這個問題,我的經驗大概要纏繞8~10圈以上比較理想。
第三個思考方向是線徑比例問題,原本我以為是線徑比例落差太大所造成的結果,然而經過多次的調整與試驗之後,發現到線徑的比例其實是可以利用改變正反接順序的方式來改善,基本的原則是以小線徑來纏繞大線徑的釣線,由於Fire Line的線徑一般都比同磅數的其他釣線細,因此通常的情形都是以Fire Line來纏繞其他釣線。不過我所使用的Albright Knot本來就是專門為線徑差異極大的聯接所設計的,因此線結強度的減弱應該是跟Fire Line本身比較有關。
最後一個思考方向則是採用不同的線結來製作連接Fire Line的線結,我使用了包括俗稱本結的Uni Knot、Double Uni Knot、以及Surgeon Knot取代我平日常用的Albright Knot,試驗的結果顯示本結的可靠度的確是比Albright好上一些,大概可以達到60%~70%的強度,不過線結品質的差異性還是很大,還是有大概一半的Unit Knot強度不到50%,因此看起來問題還是出在Fire Line本身的材質上頭。日本釣魚雜誌上頭有專門針對PE線的線結製作方式,不過流程及手續看起來相當的複雜,並不太適合在野地實際使用。
Fire Line的缺點還包括了材質稍嫌偏硬,以及拋投時候所產生的摩擦與風阻力較大,以材質來說,Fire Line其實不是真正的編織PE線,而是以特殊加工方式製作的熔接線Fused Line,簡單的來說,就是將成束的單絲纖維以化合物加熱之後鎔鑄在一起,而不是真正的以機械編織的方式捲製成釣線,因此釣線整體的表現的確比一般的PE編織線較硬,特別是線徑越大的Fire Line越是顯得異常僵硬。
Fire Line基本上重量比Spider要來得重一些,然而偏硬的材質特性會也一些記憶效應,因此在拋投的時候會產生某種程度的遲滯效果,同時超過14磅以上的Fire Line線徑就明顯增加,以至於在拋投的時候產生更為明顯的風阻效應,若從拋投順暢性的角度來看,釣軟蟲及輕量Spoon所採用的線徑最好在10磅以下,以14磅線徑的Fire Line搭配1.5號中通鉛的Carolina Rig,基本上還算可以勉強達到拋投的性能要求,17磅以上的話使用起來就有很明顯的不流暢感,這也是Fire Line很顯而易見的缺點。
(下圖:這款Spider Stealth及Spider Stealth Extra-Casting是我目前打算取代Fire Line所添購的)
為了改善上述Fire Line的幾個缺陷問題,我開始思考採用其他廠牌的Super Line作為擬餌釣拋投母線使用,我考慮過產品包括台灣也買得到的PowerPro以及Spider Stealth,以及一些網路上看到的美系產品,後來先買了一款30磅的Spider Stealth來試用看看,結果這款Spider Stealth超級釣線的纖細線徑、材質柔軟度以及結節強度等性能表現,的確是讓我感到相當訝異不已。
以釣線線徑來說,30磅的Spider Stealth相當於1.5號的單絲尼龍線,亦即美規的6磅釣線的粗細,異常柔軟的編織材質在拋投的時候非常的順暢,拋投的操控性與準確度因此大為提高,使用一段時間下來也不會產生明顯的記憶效應,最重要的是前導線線結的強度得到明顯的改善,釣線斷裂的位置大多發生在前導線與魚鉤連接的Improved Clinch線結部位,或是被咬鉛割傷的前導線上頭,Albright knot斷裂的機率因此大大地減少,原本Fire Line最讓我感到頭疼的問題因此迎刃而解。
雖然Spider Stealth的材質相當的柔軟,可是受力的時候並不會有明顯的延展性產生,因此魚訊的因應與作合都是非常的敏銳快速,著鉤的程度也相當的確實牢靠,完全不在Fire Line之下,這也難怪這款Spider Stealth超級釣線在台灣的售價幾乎在Fire Line的兩倍以上。
目前我手頭上的Spider Stealth總共有四捲,除了在東區釣具買的第一捲30磅線之外,其餘的三捲都是透過網路跟Cabelas購買的,包括了準備力拼水草區大鱧魚的50磅墨綠色Spider Stealth、準備拿來釣溪流何氏棘魞的10磅螢光黃Spider Stealth、以及一捲買來試驗看看的30磅螢光黃色Spider Stealth Extra-casting。台灣店頭賣的Spider Stealth定價都在850元左右,可是跟Cabelas透過網路買回台灣的Spider Stealth定價11.99$USD,連航空郵資只要新台幣450元新台幣不到,可見台灣寡頭市場的暴利有多驚人。
截至目前為止這些Spider Stealth的性能表現都還在初步評估的階段,許多性能指標都還不能太早下定論,不過初步的性能表現似乎都在Fire Line之上,詳細的結果等再試用一段時間之後再來整體評價與討論。
我使用Fire Line釣魚的時間大概已經有三年左右了,一開始的時候是為了釣野鲤而買20磅及30磅大號數線徑的產品,不過後來開始嘗試使用在釣泰國鱧魚的軟蟲釣組上,隨著自己釣擬餌的技巧越來越成熟,所使用的線徑也就越用越小,去年到花蓮釣何氏棘魞的時候就已經用到4磅左右的細線,此外我也嘗試在溪釣的時候採用2磅的細線來當母線使用,整體來說,這款Fire Line的性能表現還算是相當的讓我感覺到滿意。
不過這款Fire Line釣線在經過一段時間的密集使用之後,卻也發現到一些不是很容易解決的缺點,包括了大磅數材質稍嫌偏硬,以至於拋投時候所產生的摩擦與風阻力大幅增加、連接前導線的線結強度相當脆弱、以及似乎過早產生的材質劣化現象等,讓我不得不思考尋求其他超級釣線產品來解決這些問題。
在Fire Line的幾個使用問題上頭,與前導線連接的線結強度相當脆弱這件事,是讓我認真考慮採用其他產品最主要的原因,我是在以軟蟲釣泰國鱧魚的時候發現到這個線結強度的問題,當我以號稱強度可達100%的Albright線結來連接Fire Line及碳纖前導線的時候,竟然發現到線結的實際強度表現往往不到50%,每次軟蟲釣組掛底的時候用力一扯,幾乎都是在前導線與Fire Line連接的線結上斷裂,而且99%都是斷裂在Fire Line釣線上。
原本我還以為是線結搭接順序、前導線材質、線徑比例或是線結種類的問題,在線結搭接順序問題上,我曾經嘗試過以Fire Line正接或反接前導線的不同方式來比較線結的強度表現,結果發現到作為母線使用的Fire Line採用反接前導線的線結強度明顯大於正接的表現,因此後來都是採用反接的方式讓Fire Line去纏繞碳纖前導線。
(下圖:Fire Line是台灣釣魚界非常普遍的超級釣線產品)
第二個思考方向則是前導線材質的可能性,在這個問題上頭我發現到單絲尼龍線的強度似乎會比表面光滑的碳纖線好一些,不過在使用碳纖材質前導線的時候只要將Fire Line纏繞的圈數增加,通常就能夠改善這個問題,我的經驗大概要纏繞8~10圈以上比較理想。
第三個思考方向是線徑比例問題,原本我以為是線徑比例落差太大所造成的結果,然而經過多次的調整與試驗之後,發現到線徑的比例其實是可以利用改變正反接順序的方式來改善,基本的原則是以小線徑來纏繞大線徑的釣線,由於Fire Line的線徑一般都比同磅數的其他釣線細,因此通常的情形都是以Fire Line來纏繞其他釣線。不過我所使用的Albright Knot本來就是專門為線徑差異極大的聯接所設計的,因此線結強度的減弱應該是跟Fire Line本身比較有關。
最後一個思考方向則是採用不同的線結來製作連接Fire Line的線結,我使用了包括俗稱本結的Uni Knot、Double Uni Knot、以及Surgeon Knot取代我平日常用的Albright Knot,試驗的結果顯示本結的可靠度的確是比Albright好上一些,大概可以達到60%~70%的強度,不過線結品質的差異性還是很大,還是有大概一半的Unit Knot強度不到50%,因此看起來問題還是出在Fire Line本身的材質上頭。日本釣魚雜誌上頭有專門針對PE線的線結製作方式,不過流程及手續看起來相當的複雜,並不太適合在野地實際使用。
Fire Line的缺點還包括了材質稍嫌偏硬,以及拋投時候所產生的摩擦與風阻力較大,以材質來說,Fire Line其實不是真正的編織PE線,而是以特殊加工方式製作的熔接線Fused Line,簡單的來說,就是將成束的單絲纖維以化合物加熱之後鎔鑄在一起,而不是真正的以機械編織的方式捲製成釣線,因此釣線整體的表現的確比一般的PE編織線較硬,特別是線徑越大的Fire Line越是顯得異常僵硬。
Fire Line基本上重量比Spider要來得重一些,然而偏硬的材質特性會也一些記憶效應,因此在拋投的時候會產生某種程度的遲滯效果,同時超過14磅以上的Fire Line線徑就明顯增加,以至於在拋投的時候產生更為明顯的風阻效應,若從拋投順暢性的角度來看,釣軟蟲及輕量Spoon所採用的線徑最好在10磅以下,以14磅線徑的Fire Line搭配1.5號中通鉛的Carolina Rig,基本上還算可以勉強達到拋投的性能要求,17磅以上的話使用起來就有很明顯的不流暢感,這也是Fire Line很顯而易見的缺點。
(下圖:這款Spider Stealth及Spider Stealth Extra-Casting是我目前打算取代Fire Line所添購的)
為了改善上述Fire Line的幾個缺陷問題,我開始思考採用其他廠牌的Super Line作為擬餌釣拋投母線使用,我考慮過產品包括台灣也買得到的PowerPro以及Spider Stealth,以及一些網路上看到的美系產品,後來先買了一款30磅的Spider Stealth來試用看看,結果這款Spider Stealth超級釣線的纖細線徑、材質柔軟度以及結節強度等性能表現,的確是讓我感到相當訝異不已。
以釣線線徑來說,30磅的Spider Stealth相當於1.5號的單絲尼龍線,亦即美規的6磅釣線的粗細,異常柔軟的編織材質在拋投的時候非常的順暢,拋投的操控性與準確度因此大為提高,使用一段時間下來也不會產生明顯的記憶效應,最重要的是前導線線結的強度得到明顯的改善,釣線斷裂的位置大多發生在前導線與魚鉤連接的Improved Clinch線結部位,或是被咬鉛割傷的前導線上頭,Albright knot斷裂的機率因此大大地減少,原本Fire Line最讓我感到頭疼的問題因此迎刃而解。
雖然Spider Stealth的材質相當的柔軟,可是受力的時候並不會有明顯的延展性產生,因此魚訊的因應與作合都是非常的敏銳快速,著鉤的程度也相當的確實牢靠,完全不在Fire Line之下,這也難怪這款Spider Stealth超級釣線在台灣的售價幾乎在Fire Line的兩倍以上。
目前我手頭上的Spider Stealth總共有四捲,除了在東區釣具買的第一捲30磅線之外,其餘的三捲都是透過網路跟Cabelas購買的,包括了準備力拼水草區大鱧魚的50磅墨綠色Spider Stealth、準備拿來釣溪流何氏棘魞的10磅螢光黃Spider Stealth、以及一捲買來試驗看看的30磅螢光黃色Spider Stealth Extra-casting。台灣店頭賣的Spider Stealth定價都在850元左右,可是跟Cabelas透過網路買回台灣的Spider Stealth定價11.99$USD,連航空郵資只要新台幣450元新台幣不到,可見台灣寡頭市場的暴利有多驚人。
截至目前為止這些Spider Stealth的性能表現都還在初步評估的階段,許多性能指標都還不能太早下定論,不過初步的性能表現似乎都在Fire Line之上,詳細的結果等再試用一段時間之後再來整體評價與討論。
2008年5月13日 星期二
2008年春季宜蘭河泰國鱧魚釣場分析報告-(1)
2008年春季宜蘭河泰國鱧魚釣場分析報告-(1)
從2007年12月初到2008年的4月底這大約五個月的時間裡,我在宜蘭河流域大概釣了36趟的泰國鱧魚,主要的釣場是從永金一號橋一直到宜蘭大橋之間的這段宜蘭河流域。在這段時間密集的測試及探勘之後,我對棲息在這處河段裡的泰國鱧魚在生態、習性、釣組設計以及軟蟲的偏好方面,累積了相當豐富的第一手資料。儘管目前我以軟蟲來釣泰國鱧魚的技巧及手法還不能稱得上完全成熟,不過這些累積下來的經驗與資料倒是非常的有參考價值,因此,我打算花上一點時間將這些資料有系統地整理與保存下來,作為下一個階段擬訂釣魚策略與調整釣組裝備的參考。
在這段期間裡頭我所面對的釣場大致上可以分為四種型態,第一種型態是河道底部相當平坦,有明顯流速影響的淺水區域,這種型態的釣場以垃圾場及靶場附近的河段最具代表性。第二種型態的釣場是河水的流速由急變緩,河道深度由淺變深的河段,主要是以中山橋上游大約200~400公尺處的河段為主。第三種釣場型態則是具有明顯的河槽地形,河岸邊緣的深度有明顯變化的河段,這種地形以慶和橋橋墩下方的河段為其中的代表。最後一種釣場型態則是完全開放的淺水河灘區域,岸邊的深度極淺並且缺乏可以提供鱧魚躲藏的水草區域,這種型態的釣場主要以宜蘭橋到慶和橋之間的河段為主。
(下圖:第一種類型的鱧魚釣場:以垃圾場及靶場附近的河段最具代表性)
(下圖:第二種類型的鱧魚釣場:以中山橋上游處的河段為主)
(下圖:第三種類型的鱧魚釣場:以慶和橋橋墩下方的河段為代表)
(下圖:第四種類型的鱧魚釣場:則是完全開放的淺水河灘區域)
這四種型態的釣場都有其地形、地貌及河川水文方面的特性,棲息在不同型態釣場裡頭的泰國鱧魚無論在生態、習性,或者是釣法、技巧上頭也會有一些明顯的差異。原本我並沒有清楚地意識到這些環境差異對於泰國鱧魚所產生的影響,因此有一段時期我的注意力都集中在關於氣溫及天候的影響上面,後來在經過仔細的思考與分析之後,終於發現釣場本身的地形、地貌、水文、水理特性等等環境因子,竟然也是影響泰國鱧魚習性的重要因素。
在接下來的篇幅裡頭,將針對每一種型態的釣場在地形、地貌、水文特性、標點位置、使用的釣具裝備、晃餌的手法及策略、以及合適的軟蟲種類等,一一地詳細說明與紀錄。
第一種類型釣場
第一種類型釣場的特色主要在於第一、具有明顯的流速,因此河底通常相當的平坦乾淨。第二、河水深度通常不大,大多都在兩尺以內。第三、河道相當寬敞,大概都有二十公尺左右的寬度。第四、河岸邊有相當茂盛的水生植物生長,甚至於往河心延伸成大片漂浮的水草叢。
以宜蘭河在垃圾場及靶場附近的河段為例,此處河道水深都在2台尺以內,寬廣的河面大概都有20~30公尺左右,河水因為地形坡度的緣故因此大多有穩定均勻的流速,同時也造成了大面積平坦的泥沙質河床。這種河道型態大多缺乏明顯的結構(Structure)變化,也沒有明顯的所謂坡坎面或是河槽區域,因此平坦的河心區域通常不會有鱧魚群固定棲息,即使有些大型鱧魚會在天氣晴朗的早晨來到河心邊緣出沒,不過一旦看到河岸邊有人影出沒或是聲響,大多會馬上躲到岸邊茂盛的草叢底下。
(下圖:第一種類型釣場具有河道寬敞、流速明顯、河底平坦乾淨、河岸邊有茂盛的水生植物生長等特色)
在缺乏明顯的地形變化及河底遮蔽物的情形之下,棲息在這種型態釣場裡頭的鱧魚很容易受到驚嚇,幾乎都是躲藏在岸邊茂盛的水草叢底下。因此這種型態的釣場標點主要以岸邊茂盛水生植物區域為主,包括了水草深處以及邊緣地帶的河底。通常的情形會在一開始下竿就釣到原本就在草叢邊緣出沒的鱧魚,但是由於魚兒掙扎所引起的聲響與騷動,會讓其他鱧魚群躲藏到更深處的草叢底下。因此在這種釣場地形裡頭釣魚的要領就是要盡量保持輕巧的動作,儘可能降低釣餌入水所引起的聲響,同時在晃餌時候的動作及節奏也要適度的放輕,避免過度的操作手法增加了鱧魚的戒心。
(下圖:在缺乏明顯的地形變化及河底遮蔽物的情形之下,鱧魚都是躲藏在岸邊茂盛的水草叢底下。)
在這種釣場釣鱧魚最有效率的策略,應該是要以水草生長茂盛的區域本身作為狙擊標點,許多體型巨大的鱧魚幾乎都是躲藏在岸邊茂盛的漂浮植物區底下,因此在這種型態的釣場非常適合操作浮水性的雷蛙釣組,事實上以Beyan在同一時期的釣況來看,雷強釣法在這些區域的釣獲率幾乎都在我的3~5倍以上,依照我目前的技術水準想要以軟蟲釣組在這種區域釣出比雷蛙好的成績,坦白說難度真的很高。
我在3月中旬以後開始認真地思考以釣雷蛙的技巧在這種釣場裡頭來操控各式軟蟲,初步來看,的確有相當程度的開發潛力與可行性,不過還是有幾個關鍵性的技術問題必須解決。第一個問題是軟蟲釣組本身浮力的問題,這是因為軟蟲本身並不像雷蛙本身已具備相當程度的浮力,因此在草叢邊緣的水面上移動的時候必須依賴釣手以竿先的角度及捲線的速度來保持水面上的高度,這會導致軟蟲必須不斷地保持快速移動,這種情形讓草叢底下的鱧魚沒有足夠的時間觀察並培養攻擊軟蟲的慾望,也沒有辦法像浮水性的雷蛙可以自動保持停留在水面上的能力,這是軟蟲釣組第一個技術難題。
(下圖:如何穿越水草生長茂盛區域是本類型釣場的技術難題)
(下圖:軟蟲釣組穿越水草區手法示意圖)
其次,為了盡量減輕釣組入水產生的聲響,以及減少過重鉛粒擱置在草叢上的風險,因此軟蟲的配鉛必須大幅減少,這樣子會大大減低軟蟲拋投的距離及操控性能。另外,釣軟蟲的釣竿通常調性較為柔軟一些,這是為了營造出細膩晃餌動作的緣故,可是這種調性的軟蟲竿在水生植物茂盛的區域釣到大鱧魚的話,能夠將魚拉出雜物區域順利上岸的機率其實並不高,若使用硬調性的路亞竿則又必須犧牲掉軟蟲釣法特有的細膩性,這是另外的一個技術性兩難局面。
另一個技術的難題是關於魚鉤的穿透程度,這是因為不管是用Texas Rig或是Carolina Rig,為了避免在障礙區域穿梭的時候意外掛底,軟蟲鉤尖大多會適度地埋入軟蟲背部,只是這種作法在鱧魚以毫無預警、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爆水襲擊水面上的軟蟲的時候,幾乎都很難在第一時間立即反應作合,因此鱧魚將口裡的軟蟲立刻吐出而脫鉤逃逸的機率很高。為了解決這個經常發生的問題,我通常會視情況冒險讓軟蟲鉤尖直接穿透出來,雖然這種做法的確可以提高命中的機率,不過意外掛底的情況還是難以避免。解決這種困境的可行做法有兩個,第一種方式是小心謹慎地估計必須預埋的鉤尖深度,在埋入深度與掛底風險兩者之間取得平衡點,不過通常還是難以避免意外掛底的問題。第二個方式是採用有防纏裝置可以排除水草問題的Weedless軟蟲鉤,這種作法似乎是台灣本地軟蟲玩家一致的選擇對策,我之前從Cabelas進了一批專業防纏軟蟲鉤,不過至今尚未拿到水邊實際試用看看,因此也不清楚功效到底好不好。
(下圖:幾種防纏的Weedless軟蟲鉤)
在軟蟲釣組的部份,除了針對水草邊緣底層的攻略適合採用Carolina Rig之外,水草頂層的大膽攻略則必須改用搭配咬合B鉛的Split Shot Rig,在咬鉛的重量上頭則以B~6B都可以採用,B鉛的用量必須兼顧拋投性能及輕量化的要求,基本上在水草區域的攻略在避免驚嚇到鱧魚的考慮前提下,必須要先達成儘量輕量化的需求,其次再來調整必要的拋投性能。
除了在水草叢區域直接狙擊的大膽策略之外,另外一種較為可行的策略是選擇在水草邊緣的河底來穿梭及晃餌,基本上甚至於可以大膽地穿越水面下植物蔓生的區域,以直搗魚窟的觀念吸引躲藏在底層的鱧魚出來追咬軟蟲。不過這種作法的先決條件是要有好的釣座位置,否則不容易避開雜草堆讓軟蟲貼底曳行。
(下圖:No Sinker Rig的基本設計及構想)
在軟蟲種類的選擇上,採取Top Water策略的時候通常會採用比較輕量的軟蟲,藉此減少搭配的鉛粒重量以及拋投過程所產生的聲響,不過輕量化的配重往往讓釣組很難順利拋投到設定的標點內,若是增加了配鉛量雖然可以改善拋投性能,可是卻也會增加了掛底的機率。換個角度來思考這個問題的話,或許可以考慮採用大型軟蟲,利用軟蟲本身及鉤子的重量來提供必要的拋投配重,然後搭配完全無配鉛的No Sinker Rig來釣取棲息在這些水草茂盛區域的大鱧魚。在釣組的設計上似乎已經沒有使用前導線的必要性,因此可以仿效雷蛙釣組的方式直接以PE編織線連接軟蟲鉤,更進一步來思考的話,可以採用50磅以上的編織線搭配軟蛙或是其他大尺寸軟蟲,直接以雷蛙釣法的手法攻略大面積水草茂生區域,這是軟蟲Top Water釣法的另一種思考方向。
(下圖:各種軟蛙是Top Water釣法可以考慮採用的假餌)
綜而言之,第一種類型的釣場基本上就是針對水草茂生區域的大膽攻略,可以採取底層的穿梭拖曳以及水草頂層Top Water的直接攻略兩大手法。兩種手法在釣組設計及誘釣策略上完全不同,操作難度也稱得上是四種釣場類型裡頭最高的。
從2007年12月初到2008年的4月底這大約五個月的時間裡,我在宜蘭河流域大概釣了36趟的泰國鱧魚,主要的釣場是從永金一號橋一直到宜蘭大橋之間的這段宜蘭河流域。在這段時間密集的測試及探勘之後,我對棲息在這處河段裡的泰國鱧魚在生態、習性、釣組設計以及軟蟲的偏好方面,累積了相當豐富的第一手資料。儘管目前我以軟蟲來釣泰國鱧魚的技巧及手法還不能稱得上完全成熟,不過這些累積下來的經驗與資料倒是非常的有參考價值,因此,我打算花上一點時間將這些資料有系統地整理與保存下來,作為下一個階段擬訂釣魚策略與調整釣組裝備的參考。
在這段期間裡頭我所面對的釣場大致上可以分為四種型態,第一種型態是河道底部相當平坦,有明顯流速影響的淺水區域,這種型態的釣場以垃圾場及靶場附近的河段最具代表性。第二種型態的釣場是河水的流速由急變緩,河道深度由淺變深的河段,主要是以中山橋上游大約200~400公尺處的河段為主。第三種釣場型態則是具有明顯的河槽地形,河岸邊緣的深度有明顯變化的河段,這種地形以慶和橋橋墩下方的河段為其中的代表。最後一種釣場型態則是完全開放的淺水河灘區域,岸邊的深度極淺並且缺乏可以提供鱧魚躲藏的水草區域,這種型態的釣場主要以宜蘭橋到慶和橋之間的河段為主。
(下圖:第一種類型的鱧魚釣場:以垃圾場及靶場附近的河段最具代表性)
(下圖:第二種類型的鱧魚釣場:以中山橋上游處的河段為主)
(下圖:第三種類型的鱧魚釣場:以慶和橋橋墩下方的河段為代表)
(下圖:第四種類型的鱧魚釣場:則是完全開放的淺水河灘區域)
這四種型態的釣場都有其地形、地貌及河川水文方面的特性,棲息在不同型態釣場裡頭的泰國鱧魚無論在生態、習性,或者是釣法、技巧上頭也會有一些明顯的差異。原本我並沒有清楚地意識到這些環境差異對於泰國鱧魚所產生的影響,因此有一段時期我的注意力都集中在關於氣溫及天候的影響上面,後來在經過仔細的思考與分析之後,終於發現釣場本身的地形、地貌、水文、水理特性等等環境因子,竟然也是影響泰國鱧魚習性的重要因素。
在接下來的篇幅裡頭,將針對每一種型態的釣場在地形、地貌、水文特性、標點位置、使用的釣具裝備、晃餌的手法及策略、以及合適的軟蟲種類等,一一地詳細說明與紀錄。
第一種類型釣場
第一種類型釣場的特色主要在於第一、具有明顯的流速,因此河底通常相當的平坦乾淨。第二、河水深度通常不大,大多都在兩尺以內。第三、河道相當寬敞,大概都有二十公尺左右的寬度。第四、河岸邊有相當茂盛的水生植物生長,甚至於往河心延伸成大片漂浮的水草叢。
以宜蘭河在垃圾場及靶場附近的河段為例,此處河道水深都在2台尺以內,寬廣的河面大概都有20~30公尺左右,河水因為地形坡度的緣故因此大多有穩定均勻的流速,同時也造成了大面積平坦的泥沙質河床。這種河道型態大多缺乏明顯的結構(Structure)變化,也沒有明顯的所謂坡坎面或是河槽區域,因此平坦的河心區域通常不會有鱧魚群固定棲息,即使有些大型鱧魚會在天氣晴朗的早晨來到河心邊緣出沒,不過一旦看到河岸邊有人影出沒或是聲響,大多會馬上躲到岸邊茂盛的草叢底下。
(下圖:第一種類型釣場具有河道寬敞、流速明顯、河底平坦乾淨、河岸邊有茂盛的水生植物生長等特色)
在缺乏明顯的地形變化及河底遮蔽物的情形之下,棲息在這種型態釣場裡頭的鱧魚很容易受到驚嚇,幾乎都是躲藏在岸邊茂盛的水草叢底下。因此這種型態的釣場標點主要以岸邊茂盛水生植物區域為主,包括了水草深處以及邊緣地帶的河底。通常的情形會在一開始下竿就釣到原本就在草叢邊緣出沒的鱧魚,但是由於魚兒掙扎所引起的聲響與騷動,會讓其他鱧魚群躲藏到更深處的草叢底下。因此在這種釣場地形裡頭釣魚的要領就是要盡量保持輕巧的動作,儘可能降低釣餌入水所引起的聲響,同時在晃餌時候的動作及節奏也要適度的放輕,避免過度的操作手法增加了鱧魚的戒心。
(下圖:在缺乏明顯的地形變化及河底遮蔽物的情形之下,鱧魚都是躲藏在岸邊茂盛的水草叢底下。)
在這種釣場釣鱧魚最有效率的策略,應該是要以水草生長茂盛的區域本身作為狙擊標點,許多體型巨大的鱧魚幾乎都是躲藏在岸邊茂盛的漂浮植物區底下,因此在這種型態的釣場非常適合操作浮水性的雷蛙釣組,事實上以Beyan在同一時期的釣況來看,雷強釣法在這些區域的釣獲率幾乎都在我的3~5倍以上,依照我目前的技術水準想要以軟蟲釣組在這種區域釣出比雷蛙好的成績,坦白說難度真的很高。
我在3月中旬以後開始認真地思考以釣雷蛙的技巧在這種釣場裡頭來操控各式軟蟲,初步來看,的確有相當程度的開發潛力與可行性,不過還是有幾個關鍵性的技術問題必須解決。第一個問題是軟蟲釣組本身浮力的問題,這是因為軟蟲本身並不像雷蛙本身已具備相當程度的浮力,因此在草叢邊緣的水面上移動的時候必須依賴釣手以竿先的角度及捲線的速度來保持水面上的高度,這會導致軟蟲必須不斷地保持快速移動,這種情形讓草叢底下的鱧魚沒有足夠的時間觀察並培養攻擊軟蟲的慾望,也沒有辦法像浮水性的雷蛙可以自動保持停留在水面上的能力,這是軟蟲釣組第一個技術難題。
(下圖:如何穿越水草生長茂盛區域是本類型釣場的技術難題)
(下圖:軟蟲釣組穿越水草區手法示意圖)
其次,為了盡量減輕釣組入水產生的聲響,以及減少過重鉛粒擱置在草叢上的風險,因此軟蟲的配鉛必須大幅減少,這樣子會大大減低軟蟲拋投的距離及操控性能。另外,釣軟蟲的釣竿通常調性較為柔軟一些,這是為了營造出細膩晃餌動作的緣故,可是這種調性的軟蟲竿在水生植物茂盛的區域釣到大鱧魚的話,能夠將魚拉出雜物區域順利上岸的機率其實並不高,若使用硬調性的路亞竿則又必須犧牲掉軟蟲釣法特有的細膩性,這是另外的一個技術性兩難局面。
另一個技術的難題是關於魚鉤的穿透程度,這是因為不管是用Texas Rig或是Carolina Rig,為了避免在障礙區域穿梭的時候意外掛底,軟蟲鉤尖大多會適度地埋入軟蟲背部,只是這種作法在鱧魚以毫無預警、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爆水襲擊水面上的軟蟲的時候,幾乎都很難在第一時間立即反應作合,因此鱧魚將口裡的軟蟲立刻吐出而脫鉤逃逸的機率很高。為了解決這個經常發生的問題,我通常會視情況冒險讓軟蟲鉤尖直接穿透出來,雖然這種做法的確可以提高命中的機率,不過意外掛底的情況還是難以避免。解決這種困境的可行做法有兩個,第一種方式是小心謹慎地估計必須預埋的鉤尖深度,在埋入深度與掛底風險兩者之間取得平衡點,不過通常還是難以避免意外掛底的問題。第二個方式是採用有防纏裝置可以排除水草問題的Weedless軟蟲鉤,這種作法似乎是台灣本地軟蟲玩家一致的選擇對策,我之前從Cabelas進了一批專業防纏軟蟲鉤,不過至今尚未拿到水邊實際試用看看,因此也不清楚功效到底好不好。
(下圖:幾種防纏的Weedless軟蟲鉤)
在軟蟲釣組的部份,除了針對水草邊緣底層的攻略適合採用Carolina Rig之外,水草頂層的大膽攻略則必須改用搭配咬合B鉛的Split Shot Rig,在咬鉛的重量上頭則以B~6B都可以採用,B鉛的用量必須兼顧拋投性能及輕量化的要求,基本上在水草區域的攻略在避免驚嚇到鱧魚的考慮前提下,必須要先達成儘量輕量化的需求,其次再來調整必要的拋投性能。
除了在水草叢區域直接狙擊的大膽策略之外,另外一種較為可行的策略是選擇在水草邊緣的河底來穿梭及晃餌,基本上甚至於可以大膽地穿越水面下植物蔓生的區域,以直搗魚窟的觀念吸引躲藏在底層的鱧魚出來追咬軟蟲。不過這種作法的先決條件是要有好的釣座位置,否則不容易避開雜草堆讓軟蟲貼底曳行。
(下圖:No Sinker Rig的基本設計及構想)
在軟蟲種類的選擇上,採取Top Water策略的時候通常會採用比較輕量的軟蟲,藉此減少搭配的鉛粒重量以及拋投過程所產生的聲響,不過輕量化的配重往往讓釣組很難順利拋投到設定的標點內,若是增加了配鉛量雖然可以改善拋投性能,可是卻也會增加了掛底的機率。換個角度來思考這個問題的話,或許可以考慮採用大型軟蟲,利用軟蟲本身及鉤子的重量來提供必要的拋投配重,然後搭配完全無配鉛的No Sinker Rig來釣取棲息在這些水草茂盛區域的大鱧魚。在釣組的設計上似乎已經沒有使用前導線的必要性,因此可以仿效雷蛙釣組的方式直接以PE編織線連接軟蟲鉤,更進一步來思考的話,可以採用50磅以上的編織線搭配軟蛙或是其他大尺寸軟蟲,直接以雷蛙釣法的手法攻略大面積水草茂生區域,這是軟蟲Top Water釣法的另一種思考方向。
(下圖:各種軟蛙是Top Water釣法可以考慮採用的假餌)
綜而言之,第一種類型的釣場基本上就是針對水草茂生區域的大膽攻略,可以採取底層的穿梭拖曳以及水草頂層Top Water的直接攻略兩大手法。兩種手法在釣組設計及誘釣策略上完全不同,操作難度也稱得上是四種釣場類型裡頭最高的。
20080510-釣魚日記
20080510-釣魚日記
今天特地跑了一趟花蓮溪去試驗最近拿到的一批Spoon、In-Line Spinner以及Floating Minnow Lure,我對何氏棘魞的釣魚技巧與釣法似乎是越鑽研就越著迷,畢竟在寬廣壯麗的東部溪流裡頭跟何氏棘魞這般巨大的魚類交手,實在是非常讓人感到刺激有趣的一種體驗,雖然今天午後的天氣轉為惡劣,以至於在下竿不到三個小時就收竿回台北,但是短短的幾個小時裡頭還是累積了許多寶貴的經驗與感想,就盡量簡單地敘述討論如後。
天候的影響
今天花蓮當地的天氣是陰天轉有雨,溫度大概在22℃上下,站在溪水裡頭釣魚並不會感覺到寒冷。我在上午10:30左右到達釣場,10:45分左右開始下竿的時候是陰天,到了下午13:30左右天空開始飄著細雨,14:20收竿的時候花蓮市區已經開始下著小雨。今天一整天都吹著強烈的東北風,因此對於拋投釣組的影響很大,大概是因為陽光沒有露臉的緣故,今天的何氏棘魞活力及就餌意願並沒有非常的踴躍。
(下圖:今天選擇的釣場環境)
釣場的選擇
今天所挑選的釣場是木瓜溪口上游西瓜田附近的花蓮溪段,這是一處溪水分流所形成高地,主要的溪流地貌是水深在3呎以內的大範圍急流帶,溪流寬度在30~40公尺之間,在對岸有一些流速緩和的迴流帶,這是今天釣到最多何氏棘魞的標點位置。不過這處溪段因為交通便利的緣故,因此常常有釣魚人來造訪,這裡的何氏棘魞吃餌很謹慎,上鉤的體型也都在30公分以下,不過這裡的釣場環境非常的理想,是適合練習拋竿技巧及磨練釣技的釣場,因此最近幾次釣具的測試都會選在這裡來進行。
標點位置
我今天主要針對上面提到的這段長度在150公尺的大範圍急流帶來試驗各種假餌對於何氏棘魞的功效,標點位置都在超過河心的對岸緩流區及迴流帶,這是何氏棘魞一般的標準標點。靠近自己的這側岸邊雖然有看起來不錯的岸際標點,不過嘗試了幾次似乎都沒有任何的咬況。剛開始在準備釣組的時候,身旁的水邊有大型何氏棘魞在水面追捕小魚所引起的激烈水花,不過並沒有看清楚體型的大小,一開始用In-Line Spinner釣魚的時候,也有在水面附近被追咬的情形發生,不過沒有辦法順利釣上來。
(下圖:今天的標點主要是這段長度在150公尺的大範圍急流帶)
漁獲量概述
在今天使用的三種擬餌當中,Minnow的效果似乎並不顯著,完全都沒有來追咬的情形發生。In-Line Spinner則有一次追咬的紀錄,Spoon的效果最好,在12:00~13:00的一個小時裡頭來追咬了七次,順利釣上來其中的六尾,不過祇有一尾體型接近30公分,其餘都在20公分上下。不過後來溪水在13:20左右開始變得渾濁,因此後來就沒辦法繼續釣魚,這六尾何氏棘魞是今天最後的漁獲量。
釣組介紹
今天的釣竿使用兩把7.6” Pokee Driver 路亞竿,捲線器分別是 Okuma AQ2000MS及Abu Garcia C102,母線分別是8磅及10磅的Fire Line,導線則使用8磅及10磅的Berkley Vanish碳纖線,長度大約在12~14呎左右。配鉛量則以2-5B+1-6B的方式搭配,來抵抗今天相當強烈的東北風勢。
(下圖:今天釣到的六尾何氏棘魞只有下圖這尾接近30公分,其餘都是20公分上下的小魚)
手法及策略
今天操作Minnow使用放流的手法,不過由於風勢盛大的緣故,因此Minnow都很難拋投超過河心中央區域。釣In-Line Spinner的時候則可以順利拋投到適當的距離外,採用的也是拖曳式(Trolling)的晃餌手法,不過可能是第一次使用的緣故,因此在晃餌手法上似乎太單調了一些。Spoon的部份則以Jigging及墬落式晃餌的手法來操作,吸引何氏棘魞追咬的效果相當的理想,同時也有嘗試使用一般的Trolling手法,不過照今天的情形來看似乎還是Jigging的效果最好。
這似乎也說明了之前使用速度差變化的Trolling技巧的釣獲率,似乎明顯不及採取垂直向運動變化的Jigging及墬落式晃餌手法,從中午短短不到一個小時接連釣上六尾何氏棘魞的情形來看,使用這種手法的釣獲率可能會超乎自己的想像,在就餌意願良好的情形之下,在一天之內的漁獲量或許可以達到30~50尾之間。
(下圖:下圖是Jigging晃餌的基本手法技巧示意圖)
釣竿的操作性
今天使用的7.6” Pokee Driver路亞竿在拋投性能上的確缺乏流暢性及敏銳度,雖然可以使力將釣組拋投到目標標點內,不過終究沒有高彈性碳纖竿顯著的拋投流暢性。此外,在激流中牽引中型以上體型的何氏棘魞時候,雖然還不至於有牽引不動的軟肚現象,不過偏硬的竿先缺乏即時反應的敏銳性及柔韌度,這讓我必須在釣線強度及煞車控制閥的細節上頭必須格外注意,避免因此被大型何氏棘魞暴衝的拉力扯斷釣線。長遠來看,還是必須尋找幾把合適的何氏棘魞專用路亞竿,不過現階段還是繼續使用手頭上的這幾把入門竿來累積實際的經驗,這應該是比較務實而且經濟的作法。
捲線器的影響
今天使用Okuma AQ2000MS及Abu Garcia C102兩款捲線器,其中Okuma AQ2000MS是具備6.2:1高捲線比路亞專用捲線器,Abu Garcia C102則是一般的5.1:1捲線比捲線器。在像花蓮溪這種溪水流動明顯的溪域釣Spoon,高捲線比捲線器有明顯優於一般捲線比捲線器的優點,收線速度快的AQ2000MS可以讓容易下沉的金屬Spoon保持必要的滑行速度,避免因為捲線不及所造成的失速效應產生流失掛底的現象,特別是在順流而下牽引Spoon的時候這種失速的現象會更加的顯著,以一般捲線比捲線器操控Spoon的時候必須刻意加快捲線速度,才能避免Spoon因為失速而偏離設定泳層的問題。由這個觀點來看,這款高捲線比的Okuma AQ2000MS似乎是在花蓮溪這種大型溪流釣何氏棘魞的標準捲線器配備。
釣線的影響
今天的拋投母線分別使用8磅及10磅的Fire Line,整體看來拋投的順暢度都還不錯,特別是今天的東北風相當的強盛,逆風拋投Spoon的操控性及準確度都還可以達到基本要求,顯然小磅數的Fire Line是有令人滿意的操作性能。此外,今天使用了十多呎長度的8磅Vanish碳纖線前導線,在拋投性能上頭並沒有看到任何遲滯不順暢的情形,在流動的溪水中有沒有黏滯性明顯的負面效應,揚竿作合及牽引搏魚的時候似乎也沒有任何不流暢的現象,唯一的顧慮是不知道8磅的釣線到底能夠應付多大體型的何氏棘魞,照目前的裝備及我本身的技巧來看,只要釣場的環境不是太過嚴苛,基本上應該可以應付將近50公分體型的大型何氏棘魞,至於再大一點的何氏棘魞恐怕就得格外小心應付。不過整體來看,今天所使用的釣線配備似乎都能滿足性能上的要求。
(下圖:今天帶去的幾組In-Line Spinner擬餌,其中最上面的那一組是有來追咬的設計)
In-Line Spinner
今天是第一次使用這種俗稱旋轉亮片的In-Line Spinner擬餌來釣何氏棘魞,依照初步的試用情形來看,這種擬餌的確是非常有釣到何氏棘魞的潛在可能性,不過今天實際在花蓮溪畔試用時也發現到幾個必須解決的問題。第一個問題是亮片尺寸大小的選擇,今天準備了5組基本款的Spinner,搭配的都是#4~#5的大型亮片,原本是希望以大亮片產生的閃光效果來吸引何氏棘魞,不過何氏棘魞的口部尺寸並不像北美地區幾種釣遊魚種那般巨大,因此要能一口連亮片都吞下似乎不太可能。此外,我發現到何氏棘魞對於亮片本身的興趣似乎比較明顯,追咬攻擊的時候是針對旋轉中的亮片,而不是整個Spinner釣組,因此必須採取使用小號數亮片及搭配三叉尾鉤來改善這個情形。
第二個問題是自重及泳層維持的問題,從今天實際試用的情形來看,雖然In-Line Spinner都可以很順利拋投到適當的距離外,不過湍急水流卻會對旋轉中的亮片產生明顯水阻以及及機翼效應,因此Spinner幾乎都是保持在接近水面附近運動,很難下沉到何氏棘魞藏身的底層來吸引追咬。在解決的對策上頭必須考慮如何減少亮片的上浮效應,目前可以考慮採取增加配鉛的重量以及採用小尺寸亮片兩種改善策略。
(下圖: In-Line Spinner擬餌的改善對策)
至於在亮片顏色上頭我今天只有使用何氏棘魞最喜歡的金黃色系,其他的顏色我倒是沒有大膽嘗試,此外今天都是使用Colorado亮片,其他兩種亮片則還沒有嘗試,因此也不知道效果差異在哪裡,後續的比較試驗還是要持續密集進行,我要在In-Line Spinner這個領域找到可行的釣魚策略。此外在尾鉤的搭配上頭除了建議採用兇利的三叉尾鉤之外,為了吸引何氏棘魞能夠直接追咬尾鉤,可以考慮纏繞金色或紅色的金屬亮絲,形成類似小魚尾鰭的效果,吸引何氏棘魞直接從尾部來追咬。
(下圖:今天實際試驗的幾款擬餌,不過都沒有何氏棘魞來追咬)
Floating Minnow
今天來花蓮溪釣魚的目的之一也是要來試驗最近拿到的一批浮水擬餌的功效,從去年開始釣何氏棘魞以來,只有以路亞擬餌釣上來唯一的一尾小魚,這讓我感到非常的不解及懊惱,因此最近我買了大約37尾的新式Minnow假餌,為的就是要來試驗看看到底技巧的訣竅在哪裡。今天大概試驗了十來種的路亞,包括五、六款Rapala的F7及F9 Original Floating Minnow,後來也試驗了幾款顫動型魚型擬餌,雖然都沒有釣到任何的何氏棘魞,不過倒是讓我了解到幾個層面的問題。
首先,自重不大的Minnow在強風下很難拋投,特別是今天的強烈東北風讓擬餌幾乎投不過20公尺的距離,雖然可以採用放流的手法來改善距離的問題,不過去沒辦法克服橫越流帶的問題,因此在思考這個問題的時候我想到使用海釣拖曳式釣組的觀念,在擬餌釣組的前導線上加掛醫顆配重鉛粒,一方面有助投的效果,另一方面也有幫助維持泳層深度的效果,只是會不會因此犧牲掉擬餌運動的活潑性與自然性,以及過分下沉造成意外掛底的問題,都還必須實際多測試幾次才會知道。
(下圖: Floating Minnow擬餌的改善對策)
此外,幾次的經驗下來我初步的看法認為,以路亞擬餌來釣何氏棘魞有以下幾點的關鍵因素,第一,天氣要晴朗,在陽光耀眼的天候下浮水性的路亞應該比較有視覺上的吸引效果。第二,似乎是中大型的何氏棘魞比較有攻擊路亞的可能性,網路上許多來吃路亞的漁獲照片都是一些體型比較大的何氏棘魞,不過目前為止這些訊息都還沒有經過自己親身驗證,因此也無從詳細說明及比較。
Spoon
今天釣得最好的擬餌依然還是金黃色的Spoon,這種金屬亮片幾乎是保證何氏棘魞都會來追咬。雖然對於這種擬餌的使用已經累積很多的經驗及心得,不過今天這趟花蓮溪之行還是得到了幾個意外的收穫。
(下圖:只要改變晃餌運動模式的話,廉價的台製Spoon也能釣出好成績)
(下圖: 今天帶去的Spoon)
(下圖: 今天使用Spoon擬餌,最上方第一個是Daiwa的產品,第二及第三是新店藍世界的DIY Spoon,最下方式三重阿源的擬餌)
首先,在晃餌策略上頭我幾乎確定了垂直向的運動模式對於何氏棘魞的吸引效果遠超過水平的拖曳運動模式,這讓我在釣獲率上頭獲得躍進式的大幅成長。第二,台製金屬Spoon也能夠吸引何氏棘魞前來追咬,原本以為高價的日製Spoon優異的旋轉運動模式及反光效果是吸引何氏棘魞追咬的優勢原因,事實上,在採取一般水平拖曳運動模式的時候,製作精良的日式產品的確遠優於台製產品,然而今天的結果卻說明了只要改變成垂直向的晃餌運動模式的話,廉價的台製Spoon也能釣出出人意料之外的好成績。
這批金黃色的Spoon是在新店藍世界釣具買的大包裝DIY產品,單價在35元左右,如果連鉤子的成本都計入的話則為45元上下,大概是日本原裝產品的45%左右。這批Spoon跟之前大咬的Daiwa產品相當類似,前後都有翹尾式的設計,不過在水平拖曳的泳型上日本產品還是略勝一籌,電鍍光澤及品質也比台製品好上很多。藍世界的這批Spoon比三重新興發的產品好上許多,阿源那邊的Spoon基本上比較類似傳統的設計,泳型及旋轉模式也大不相同。
(下圖: Spoon擬餌的改善對策)
今天在採用Jigging晃餌手法時候,搭配了2-5B+1-6B的重鉛釣組來達到抗風及遠距離拋投的目的,不過也因為掛底而因此失去了兩組釣組。基本上採用這種配重是必要的,不過在配鉛的方式上頭可以捨棄集中式配鉛的方式,將幾顆大的B鉛分別以太空豆分散固定在一定的距離上,營造出類似傳統手竿溪流浮標釣的分段式釣組效果。一方面不會因此減少必要的配重,一方面可以改善釣線作合死角以及過度下沉的情形,理論上應該可以獲得不錯的效果,這個部份就等下次去花蓮溪釣魚的時候再來實際驗證看看。
此外,這種DIY的Spoon通常都必須自己加裝強力圓環,我在尾鉤上頭的確有按照標準作法加設連接環,不過在連接前導線的這端則因為懶惰及成本太高的緣故而未加裝,結果沒想到台製Spoon鑽孔的邊緣過分銳利,竟然意外摩斷了前導線的線結,因此即便是不加任何圓環的情形,也必須採用強力別針來連接Spoon的圓孔,避免造成摩斷線的窘境。
今天特地跑了一趟花蓮溪去試驗最近拿到的一批Spoon、In-Line Spinner以及Floating Minnow Lure,我對何氏棘魞的釣魚技巧與釣法似乎是越鑽研就越著迷,畢竟在寬廣壯麗的東部溪流裡頭跟何氏棘魞這般巨大的魚類交手,實在是非常讓人感到刺激有趣的一種體驗,雖然今天午後的天氣轉為惡劣,以至於在下竿不到三個小時就收竿回台北,但是短短的幾個小時裡頭還是累積了許多寶貴的經驗與感想,就盡量簡單地敘述討論如後。
天候的影響
今天花蓮當地的天氣是陰天轉有雨,溫度大概在22℃上下,站在溪水裡頭釣魚並不會感覺到寒冷。我在上午10:30左右到達釣場,10:45分左右開始下竿的時候是陰天,到了下午13:30左右天空開始飄著細雨,14:20收竿的時候花蓮市區已經開始下著小雨。今天一整天都吹著強烈的東北風,因此對於拋投釣組的影響很大,大概是因為陽光沒有露臉的緣故,今天的何氏棘魞活力及就餌意願並沒有非常的踴躍。
(下圖:今天選擇的釣場環境)
釣場的選擇
今天所挑選的釣場是木瓜溪口上游西瓜田附近的花蓮溪段,這是一處溪水分流所形成高地,主要的溪流地貌是水深在3呎以內的大範圍急流帶,溪流寬度在30~40公尺之間,在對岸有一些流速緩和的迴流帶,這是今天釣到最多何氏棘魞的標點位置。不過這處溪段因為交通便利的緣故,因此常常有釣魚人來造訪,這裡的何氏棘魞吃餌很謹慎,上鉤的體型也都在30公分以下,不過這裡的釣場環境非常的理想,是適合練習拋竿技巧及磨練釣技的釣場,因此最近幾次釣具的測試都會選在這裡來進行。
標點位置
我今天主要針對上面提到的這段長度在150公尺的大範圍急流帶來試驗各種假餌對於何氏棘魞的功效,標點位置都在超過河心的對岸緩流區及迴流帶,這是何氏棘魞一般的標準標點。靠近自己的這側岸邊雖然有看起來不錯的岸際標點,不過嘗試了幾次似乎都沒有任何的咬況。剛開始在準備釣組的時候,身旁的水邊有大型何氏棘魞在水面追捕小魚所引起的激烈水花,不過並沒有看清楚體型的大小,一開始用In-Line Spinner釣魚的時候,也有在水面附近被追咬的情形發生,不過沒有辦法順利釣上來。
(下圖:今天的標點主要是這段長度在150公尺的大範圍急流帶)
漁獲量概述
在今天使用的三種擬餌當中,Minnow的效果似乎並不顯著,完全都沒有來追咬的情形發生。In-Line Spinner則有一次追咬的紀錄,Spoon的效果最好,在12:00~13:00的一個小時裡頭來追咬了七次,順利釣上來其中的六尾,不過祇有一尾體型接近30公分,其餘都在20公分上下。不過後來溪水在13:20左右開始變得渾濁,因此後來就沒辦法繼續釣魚,這六尾何氏棘魞是今天最後的漁獲量。
釣組介紹
今天的釣竿使用兩把7.6” Pokee Driver 路亞竿,捲線器分別是 Okuma AQ2000MS及Abu Garcia C102,母線分別是8磅及10磅的Fire Line,導線則使用8磅及10磅的Berkley Vanish碳纖線,長度大約在12~14呎左右。配鉛量則以2-5B+1-6B的方式搭配,來抵抗今天相當強烈的東北風勢。
(下圖:今天釣到的六尾何氏棘魞只有下圖這尾接近30公分,其餘都是20公分上下的小魚)
手法及策略
今天操作Minnow使用放流的手法,不過由於風勢盛大的緣故,因此Minnow都很難拋投超過河心中央區域。釣In-Line Spinner的時候則可以順利拋投到適當的距離外,採用的也是拖曳式(Trolling)的晃餌手法,不過可能是第一次使用的緣故,因此在晃餌手法上似乎太單調了一些。Spoon的部份則以Jigging及墬落式晃餌的手法來操作,吸引何氏棘魞追咬的效果相當的理想,同時也有嘗試使用一般的Trolling手法,不過照今天的情形來看似乎還是Jigging的效果最好。
這似乎也說明了之前使用速度差變化的Trolling技巧的釣獲率,似乎明顯不及採取垂直向運動變化的Jigging及墬落式晃餌手法,從中午短短不到一個小時接連釣上六尾何氏棘魞的情形來看,使用這種手法的釣獲率可能會超乎自己的想像,在就餌意願良好的情形之下,在一天之內的漁獲量或許可以達到30~50尾之間。
(下圖:下圖是Jigging晃餌的基本手法技巧示意圖)
釣竿的操作性
今天使用的7.6” Pokee Driver路亞竿在拋投性能上的確缺乏流暢性及敏銳度,雖然可以使力將釣組拋投到目標標點內,不過終究沒有高彈性碳纖竿顯著的拋投流暢性。此外,在激流中牽引中型以上體型的何氏棘魞時候,雖然還不至於有牽引不動的軟肚現象,不過偏硬的竿先缺乏即時反應的敏銳性及柔韌度,這讓我必須在釣線強度及煞車控制閥的細節上頭必須格外注意,避免因此被大型何氏棘魞暴衝的拉力扯斷釣線。長遠來看,還是必須尋找幾把合適的何氏棘魞專用路亞竿,不過現階段還是繼續使用手頭上的這幾把入門竿來累積實際的經驗,這應該是比較務實而且經濟的作法。
捲線器的影響
今天使用Okuma AQ2000MS及Abu Garcia C102兩款捲線器,其中Okuma AQ2000MS是具備6.2:1高捲線比路亞專用捲線器,Abu Garcia C102則是一般的5.1:1捲線比捲線器。在像花蓮溪這種溪水流動明顯的溪域釣Spoon,高捲線比捲線器有明顯優於一般捲線比捲線器的優點,收線速度快的AQ2000MS可以讓容易下沉的金屬Spoon保持必要的滑行速度,避免因為捲線不及所造成的失速效應產生流失掛底的現象,特別是在順流而下牽引Spoon的時候這種失速的現象會更加的顯著,以一般捲線比捲線器操控Spoon的時候必須刻意加快捲線速度,才能避免Spoon因為失速而偏離設定泳層的問題。由這個觀點來看,這款高捲線比的Okuma AQ2000MS似乎是在花蓮溪這種大型溪流釣何氏棘魞的標準捲線器配備。
釣線的影響
今天的拋投母線分別使用8磅及10磅的Fire Line,整體看來拋投的順暢度都還不錯,特別是今天的東北風相當的強盛,逆風拋投Spoon的操控性及準確度都還可以達到基本要求,顯然小磅數的Fire Line是有令人滿意的操作性能。此外,今天使用了十多呎長度的8磅Vanish碳纖線前導線,在拋投性能上頭並沒有看到任何遲滯不順暢的情形,在流動的溪水中有沒有黏滯性明顯的負面效應,揚竿作合及牽引搏魚的時候似乎也沒有任何不流暢的現象,唯一的顧慮是不知道8磅的釣線到底能夠應付多大體型的何氏棘魞,照目前的裝備及我本身的技巧來看,只要釣場的環境不是太過嚴苛,基本上應該可以應付將近50公分體型的大型何氏棘魞,至於再大一點的何氏棘魞恐怕就得格外小心應付。不過整體來看,今天所使用的釣線配備似乎都能滿足性能上的要求。
(下圖:今天帶去的幾組In-Line Spinner擬餌,其中最上面的那一組是有來追咬的設計)
In-Line Spinner
今天是第一次使用這種俗稱旋轉亮片的In-Line Spinner擬餌來釣何氏棘魞,依照初步的試用情形來看,這種擬餌的確是非常有釣到何氏棘魞的潛在可能性,不過今天實際在花蓮溪畔試用時也發現到幾個必須解決的問題。第一個問題是亮片尺寸大小的選擇,今天準備了5組基本款的Spinner,搭配的都是#4~#5的大型亮片,原本是希望以大亮片產生的閃光效果來吸引何氏棘魞,不過何氏棘魞的口部尺寸並不像北美地區幾種釣遊魚種那般巨大,因此要能一口連亮片都吞下似乎不太可能。此外,我發現到何氏棘魞對於亮片本身的興趣似乎比較明顯,追咬攻擊的時候是針對旋轉中的亮片,而不是整個Spinner釣組,因此必須採取使用小號數亮片及搭配三叉尾鉤來改善這個情形。
第二個問題是自重及泳層維持的問題,從今天實際試用的情形來看,雖然In-Line Spinner都可以很順利拋投到適當的距離外,不過湍急水流卻會對旋轉中的亮片產生明顯水阻以及及機翼效應,因此Spinner幾乎都是保持在接近水面附近運動,很難下沉到何氏棘魞藏身的底層來吸引追咬。在解決的對策上頭必須考慮如何減少亮片的上浮效應,目前可以考慮採取增加配鉛的重量以及採用小尺寸亮片兩種改善策略。
(下圖: In-Line Spinner擬餌的改善對策)
至於在亮片顏色上頭我今天只有使用何氏棘魞最喜歡的金黃色系,其他的顏色我倒是沒有大膽嘗試,此外今天都是使用Colorado亮片,其他兩種亮片則還沒有嘗試,因此也不知道效果差異在哪裡,後續的比較試驗還是要持續密集進行,我要在In-Line Spinner這個領域找到可行的釣魚策略。此外在尾鉤的搭配上頭除了建議採用兇利的三叉尾鉤之外,為了吸引何氏棘魞能夠直接追咬尾鉤,可以考慮纏繞金色或紅色的金屬亮絲,形成類似小魚尾鰭的效果,吸引何氏棘魞直接從尾部來追咬。
(下圖:今天實際試驗的幾款擬餌,不過都沒有何氏棘魞來追咬)
Floating Minnow
今天來花蓮溪釣魚的目的之一也是要來試驗最近拿到的一批浮水擬餌的功效,從去年開始釣何氏棘魞以來,只有以路亞擬餌釣上來唯一的一尾小魚,這讓我感到非常的不解及懊惱,因此最近我買了大約37尾的新式Minnow假餌,為的就是要來試驗看看到底技巧的訣竅在哪裡。今天大概試驗了十來種的路亞,包括五、六款Rapala的F7及F9 Original Floating Minnow,後來也試驗了幾款顫動型魚型擬餌,雖然都沒有釣到任何的何氏棘魞,不過倒是讓我了解到幾個層面的問題。
首先,自重不大的Minnow在強風下很難拋投,特別是今天的強烈東北風讓擬餌幾乎投不過20公尺的距離,雖然可以採用放流的手法來改善距離的問題,不過去沒辦法克服橫越流帶的問題,因此在思考這個問題的時候我想到使用海釣拖曳式釣組的觀念,在擬餌釣組的前導線上加掛醫顆配重鉛粒,一方面有助投的效果,另一方面也有幫助維持泳層深度的效果,只是會不會因此犧牲掉擬餌運動的活潑性與自然性,以及過分下沉造成意外掛底的問題,都還必須實際多測試幾次才會知道。
(下圖: Floating Minnow擬餌的改善對策)
此外,幾次的經驗下來我初步的看法認為,以路亞擬餌來釣何氏棘魞有以下幾點的關鍵因素,第一,天氣要晴朗,在陽光耀眼的天候下浮水性的路亞應該比較有視覺上的吸引效果。第二,似乎是中大型的何氏棘魞比較有攻擊路亞的可能性,網路上許多來吃路亞的漁獲照片都是一些體型比較大的何氏棘魞,不過目前為止這些訊息都還沒有經過自己親身驗證,因此也無從詳細說明及比較。
Spoon
今天釣得最好的擬餌依然還是金黃色的Spoon,這種金屬亮片幾乎是保證何氏棘魞都會來追咬。雖然對於這種擬餌的使用已經累積很多的經驗及心得,不過今天這趟花蓮溪之行還是得到了幾個意外的收穫。
(下圖:只要改變晃餌運動模式的話,廉價的台製Spoon也能釣出好成績)
(下圖: 今天帶去的Spoon)
(下圖: 今天使用Spoon擬餌,最上方第一個是Daiwa的產品,第二及第三是新店藍世界的DIY Spoon,最下方式三重阿源的擬餌)
首先,在晃餌策略上頭我幾乎確定了垂直向的運動模式對於何氏棘魞的吸引效果遠超過水平的拖曳運動模式,這讓我在釣獲率上頭獲得躍進式的大幅成長。第二,台製金屬Spoon也能夠吸引何氏棘魞前來追咬,原本以為高價的日製Spoon優異的旋轉運動模式及反光效果是吸引何氏棘魞追咬的優勢原因,事實上,在採取一般水平拖曳運動模式的時候,製作精良的日式產品的確遠優於台製產品,然而今天的結果卻說明了只要改變成垂直向的晃餌運動模式的話,廉價的台製Spoon也能釣出出人意料之外的好成績。
(下圖:新店藍世界釣具賣的這種DIY Spoon亮片,在花蓮溪釣何氏棘魞的效果不錯,單價只有日本產品的45%左右,是初學者可以考慮的產品)
(下圖:我在三重新興發釣具買的這種DIY Spoon亮片,泳型上比較接近傳統的Spoon)
這批金黃色的Spoon是在新店藍世界釣具買的大包裝DIY產品,單價在35元左右,如果連鉤子的成本都計入的話則為45元上下,大概是日本原裝產品的45%左右。這批Spoon跟之前大咬的Daiwa產品相當類似,前後都有翹尾式的設計,不過在水平拖曳的泳型上日本產品還是略勝一籌,電鍍光澤及品質也比台製品好上很多。藍世界的這批Spoon比三重新興發的產品好上許多,阿源那邊的Spoon基本上比較類似傳統的設計,泳型及旋轉模式也大不相同。
(下圖: Spoon擬餌的改善對策)
今天在採用Jigging晃餌手法時候,搭配了2-5B+1-6B的重鉛釣組來達到抗風及遠距離拋投的目的,不過也因為掛底而因此失去了兩組釣組。基本上採用這種配重是必要的,不過在配鉛的方式上頭可以捨棄集中式配鉛的方式,將幾顆大的B鉛分別以太空豆分散固定在一定的距離上,營造出類似傳統手竿溪流浮標釣的分段式釣組效果。一方面不會因此減少必要的配重,一方面可以改善釣線作合死角以及過度下沉的情形,理論上應該可以獲得不錯的效果,這個部份就等下次去花蓮溪釣魚的時候再來實際驗證看看。
此外,這種DIY的Spoon通常都必須自己加裝強力圓環,我在尾鉤上頭的確有按照標準作法加設連接環,不過在連接前導線的這端則因為懶惰及成本太高的緣故而未加裝,結果沒想到台製Spoon鑽孔的邊緣過分銳利,竟然意外摩斷了前導線的線結,因此即便是不加任何圓環的情形,也必須採用強力別針來連接Spoon的圓孔,避免造成摩斷線的窘境。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