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5月31日 星期日

Spinners for Snakehead

Spinners for Snakehead



最近似乎大家都在流行Spinner,不管是傳統的Spinner或是Spinner Baits,大家似乎都有志一同地使用這種旋轉亮片擬餌來釣鱧魚。從爆咬的雷蛙到細膩的軟蟲釣,本地的鱧魚族群似乎已經開始對這些擬餌產生了戒心,因此全新的Spinner似乎成為大家眼前的新希望。



幾天前我在宜蘭河畔的確親眼看到鱧魚尾隨Spinner的真實畫面,也的的確確是用加裝Spinner的Grub軟蟲釣起了一尾大概有60公分的大鱧魚,因此,這種擬餌似乎已成為非常有潛力的新式鱧魚擬餌。



我在去年買了一批的美式Spinner,準備用來釣取何氏棘魞,不過直到現在其實都沒有認真地使用過,沒想到現在竟然拿出來對付鱧魚。我今天晚上花了兩個小時的時間製作了五組的標準Spinner跟四組的In-Line Spinner,找一天拿去大湖公園或是回宜蘭去試驗看看效果,坦白說我對這種擬餌的期待很高,應該會有不錯的效果才對,以下是今天製作的Spinner照片簡介。




(下圖:今天晚上花了兩個小時的時間製作了一些針對鱧魚的Spinner)





(下圖:五組的標準Spinner)





(下圖:Spinner-1近照特寫)





(下圖:Spinner-2近照特寫)





(下圖:Spinner-3近照特寫)





(下圖:Spinner-4近照特寫)





(下圖:Spinner-5近照特寫)







(下圖:四組的In-Line Spinner)





(下圖:In-Line Spinner-1近照特寫)





(下圖:In-Line Spinner-2近照特寫)





(下圖:In-Line Spinner-3近照特寫)





(下圖:In-Line Spinner-4近照特寫)











20090531-海の小物釣

20090531-海の小物釣



早晨起床的時候,已經是將近七點鐘了,我心想:「真是要命啊,竟然睡過頭了」。本來想乾脆就賴床一天算了,沒想到還是翻來覆去地怎麼都睡不著,想著想著間就決定乾脆出門散散心吧。



既然只是出門散散心,因此就在陽光剛露臉清爽的早晨裡一路散步到漁人碼頭,我從南側的堤岸道路下到拋石堆岸上,慢條斯理地準備好釣組,然後穿著涉水鞋就站在浪花打得到的消波塊露頭上釣起魚來了。



下竿的時候已經超過七點半,早晨的潮水已經消退了一大半,浪腳處露出長滿蚵殼的咕咾石塊,這個拋石堤岸是吃漲潮水的黑鯛釣場,從漁人碼頭紅燈堤岸進來的潮水會一路湧到這塊堤岸邊,然後在受到陸地的阻礙之後轉向左側的內河去,因此只要潮水開始流動的干潮底開始,黑鯛的魚訊就會沿著堤岸由右至左一路往內河感潮帶前進。一直要到滿潮反退黑鯛的魚訊才會完全停止。



(下圖:遠望漁人碼頭的景色)





雖然不是什麼下竿的好時機,但是我還是抱持著姑且一試的心情下竿,邊下竿釣魚的同時,也一邊觀賞著台北港方向的海口景色,夏天的海邊真的是非常的舒適悠閒,雖然沒有多少的魚訊,但是那種一竿在手、怡然自得的釣魚人心境,其實也真的只有此道中人才能真正地懂得。



果真不出所料,黑鯛魚群完全都沒有來索餌,其實這真的也沒什麼好意外的,此處黑鯛的潮水我是試驗了很多次才終於搞懂的,到目前似乎還沒有發生過例外的情況。倒是無所不在的豆仔魚依舊熱烈捧場,我在釣了幾尾之後就有點意興闌珊了,消退的潮水又讓原本清澈見底的海水變成汙濁的河口水,我也失去了繼續釣魚的好心情了。





我索性坐在拋石塊上欣賞著海口的景色,陽光燦爛的夏日早晨,從背後吹過來的清涼微風讓人感覺著非常地舒服。



不遠處的堤岸邊一位信步旅行的遊客就坐在拋石堆上閱讀著書籍,



步道上父母帶著孩子們騎乘著腳踏車,在陽光下來回穿梭。



潮水消退之後裸露的灘岸讓空氣中彌漫著一股海的氣味,這是夏日海邊再熟悉不過的景緻。



我在靜靜地感覺著這夏日海邊獨特氣味的同時,想起村上春樹在「聽風的歌」裡頭的一段話:





很 久 沒 有 感 覺 到 夏 天 的 香 氣 了 。



海 潮 的 香 、 遠 處 的 汽 笛 、



女 孩 子 肌 膚 的 觸 覺 、 潤 絲 精 的 檸 檬 香 、



黃 昏 的 風 、 淡 淡 的 希 望 、 夏 天 的 夢 . . .




海潮的氣味,夏天的夢,就像此刻的心情一樣,總會變得不可思議的溫柔與平靜……



2009-0528-宜蘭河黃昏鱧魚釣魚日記

2009-0528-宜蘭河黃昏鱧魚釣魚日記


永金一號橋~員山大橋

下午睡過短暫的午覺之後,我又繼續出門去釣魚,我先來到永金一號橋跟員山大橋之間的河段來看釣場,這裡的溪床比較陡峭,河道既寬且深,水流速度很快,並不是適合鱧魚生存的環境。這裡有很多的大型福壽魚棲息在水邊的草叢下方,體型幾乎都在半斤到一斤之間,釣起來一定拉力非常的驚人,過陣子再找一天來這裡試釣看看。

我在這裡有大概試釣了十分鐘左右的時間,不過都沒有看到任何鱧魚出沒及咬餌的跡象,純粹就只是練習拋投準度以及在流動的河水中操控軟蟲的技巧而已。


2009年5月30日 星期六

20090530-海の小物釣

20090530-海の小物釣



早上出門的時候已經是六點多了,清晨的河邊不斷吹著的風讓人感覺著明顯的涼意,在應該已經是濕熱天候的初夏時節,這的確是有點不尋常。站在突出堤岸的木棧橋上開始下竿釣魚的時候,竟然還感覺著有點寒冷,即使是已經穿著長袖的排汗上衣,然而強烈的風勢竟也讓人覺得有點吃不消。



早上的潮水是03:17分滿潮,潮位是1.404公尺;退潮的時間是0,9:33,低潮位是負的0.646公尺,在下竿的時候其實潮水已經消去了一大半,儘管如此,清晨的海況相當的不錯,青白色的海水顏色加上中小浪況,是很適合釣黑鯛的流水。



果不其然,今天的小黑鯛索餌果然熱烈,下竿多久就頻頻來吃餌,浮標沒入水面下的魚訊非常的乾淨俐落,只是這個時段釣上來的小黑鯛幾乎都是吞餌吞到喉嚨裡去,讓我在解鉤子的時候相當的棘手辛苦。豆子魚的魚訊也很乾脆,浮標幾乎都是乾脆地停頓、然後隱沒入搖晃的波浪下。



(下圖:完全乾潮底之後露出裸露的海岸,潮差明顯是西海岸海域水文的特色)





熱烈的魚訊大概持續了一個半小時,然後緊接著就是小豆子魚搶餌大軍的出現,這些長度不過12、13公分的小魚群搶餌的速度超快,吐司麵包還沒沉到一半就完全消餌了。大概又奮戰了大半個小時,我隨著消退的潮水走到靠艇碼頭的斜坡平台上繼續下竿。斜坡平台這裡的水深還有一尺多左右,底下的魚群在接近乾潮底的流水還相當的活躍,不過在這種潮水不太流動的時段,黑鯛吃餌謹慎的程度其實是會大幅增加。



在乾潮底前我刻意跟著一小群小黑鯛較量耐心,其中一尾不到巴掌大的黑鯛竟然可以慢慢地啄食吐司麵包餌大概有一分鐘以上的時間,你就眼睜睜地看著螢光浮標在平靜的水面上一會兒輕輕下沉了一點點,一會兒又只是悄悄地抖動幾下,然後停頓了一下,接著又重複下沉的動作,只是浮標似乎怎麼樣都沉不下去。



我從前在新竹唸書的時候,早就被南寮漁港刁鑽的黑鯛魚群玩到快抓狂了,因此像眼前這種小把戲其實是見多了,因此我就耐心地等著水底下的小傢伙把浮標慢慢地拉沉下去。果然沒多久,漂流中的浮標突然間悄悄地停頓住了,接著就看到螢光綠色的小浮標輕輕柔柔地沉入水面下,然後突然間快速地消失在渾濁的海水中。在揚竿作合的瞬間,竿身傳來陣陣抖動的抵抗力道,我心想果然是小黑鯛沒錯,沒多久一尾不到巴掌大的小黑鯛被我拉上岸來。



而更讓人吃驚的是,在經過這麼長時間的謹慎吃餌之後,這尾上鉤的小黑鯛其實只是魚鉤淺淺地鉤在嘴邊的表皮上,黑鯛的刁鑽龜毛真的如此可見一斑。



(下圖:這尾黑鯛跟我耗了大半天的,結果魚鉤還只是淺淺地鉤在嘴邊的外皮上,真是夠龜毛刁鑽了)









我在小豆仔魚大軍再次瘋狂壓境的乾潮底收竿不釣了,帶著刻意保留的四尾豆仔魚回家,一方面是想看看這些豆仔魚是不是像當地人所說的完全沒有一點油味跟土味,一方面也想看看這些魚平常到底都是吃些什麼東西過日子的。



回家之後將這四尾魚獲開膛破肚仔細觀察了一番,豆仔魚肥滿的肚子裡竟然都是墨綠色的青苔藻泥,原本我以為都是河底的汙泥,沒想到仔細ㄧ看才知道都是墨綠色的藻泥,而且不但沒有土味及油味,還有一股濃濃的青苔味道。看來這些豆仔魚應該都是以水中浮游的藻類為日常主食,跟原先以為都是吃底泥跟髒東西的認知有很大的差異。



(下圖:今天刻意保留的四尾豆仔魚帶回家)





(下圖:豆仔魚肥滿的肚子裡竟然都是墨綠色的青苔藻泥)





我把四尾魚從頭到尾剝洗得非常乾淨,並且仔細觀察了一些平常不容易見到的細節,讓我非常驚訝的是這些魚不但沒有預期中的油漬味,而且肉層都還非常的飽滿健康,至於吃起來味道如何,就等這兩天吃過之後再告訴大家。



By the way,除了吃退潮的流水之外,今天的魚群比較傾向追咬充分吸水濕潤的吐司麵包,餌團大的效果比較好,魚群吃餌乾脆因此大餌團有篩選大魚的作用。



2009年5月28日 星期四

2009-0527-宜蘭河鱧魚夜釣日記

2009-0527-宜蘭河鱧魚夜釣日記


因為擔心傍晚可能塞車的緣故,因此下午提前幾個小時離開辦公室,結果這一路上的交通倒是出乎意料之外的順暢,回到宜蘭家中時才剛好過了四點鐘。


16:50~17:20

來到宜蘭河邊釣魚的時候大概是傍晚的五點鐘不到,我先從鴨母寮幾處菜園邊的緩流開始下竿,河岸邊的淺灘區雖然可以看到一些魚群騷動的蹤跡,不過仔細往河邊的水面下看去,似乎看不到什麼比較像話一點的魚群。

這一處菜園自從被一群台北下來的生餌客蹂躪過之後,釣況真的是一落千丈,之前幾乎的每趟來都會釣到的2~3斤級鱧魚,如今只剩下20~30左右的小鱧魚。我在這處菜園釣了大概20多分鐘完全都沒有咬餌的跡象,於是換到附近另外一處緩流釣點。

2009年5月27日 星期三

迷你溪流釣捲線海綿組

迷你溪流釣捲線海綿組



前一陣子去魚拓忠孝店閒逛的時候,意外地在不起眼的角落貨架上看到一款四種顏色一組的超迷你溪流釣捲線組,當下直呼終於有人推出我期待已久的東西了。



從開始釣魚以來,如何收納備用釣組的問題就一直困擾著我,傳統的海綿片雖然可以同時收納好幾組釣組,但是轉折部分對於釣線造成的記憶效應卻一直讓我很頭痛,溪流釣纖細的釣組很講究柔順、自然的釣線狀態,這種因為長時間收納所形成的折角會明顯地破壞母線的柔順性。



後來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試著使用池釣收納子線的螺旋海綿圓棒,不過這種圓棒的體積不小,收納在釣魚背心裡頭會因此鼓出凸起的一大塊,既不方便又不雅觀。後來只好自己DIY將圓棒裁切成一個個圓餅狀的收納組,雖然用起來比原來的棒狀物方便了許多,只不過自己總還是覺得不怎麼順暢。



雖然可以買到日本原裝收納香魚釣組的圓形釣線組,不過價錢實在是貴得讓人難以領教。後來又改用釣線空盒子來自己修改,雖然看起來是比切割的圓形海綿餅好看一些,但是一個釣線盒子只是為了收納一小組纖細的釣線,實在是很浪費空間,後來索性就都不帶備份釣線出門,每次都是到了溪流邊才依照當天的狀況綁製釣組,釣完魚之後將魚鉤等等小道具回收之後就整組釣線剪斷廢棄。



(下圖:這款溪流釣迷你捲線組比十元硬幣大不到哪裡去,方便好用得很)





看到魚拓終於有這樣理想的小東西上市,當場買了幾組回家自己用跟分贈幾個朋友,經過一陣子的使用之後的確是蠻順手好用,既不佔空間又輕量好收納,唯一的缺點就是太輕了,風一吹不小心就掉到水裡去了,這是唯一比較傷腦筋的地方。



四個一組30元新台幣,三個一組還附透明塑膠收納盒的50元,說起來也不是多麼昂貴不可及的價錢,可以嘗試買幾個來試用看看。



2009年5月26日 星期二

2009-0525-大湖公園黃昏釣行

2009-0525-大湖公園黃昏釣行


來到大湖公園的時候已經是傍晚的六點半了,在靠近入口處的湖岸沙洲上已有幾位釣魚的朋友,其中兩個是手竿浮標釣客,另外幾個年輕人則是拋投擬餌的年輕俠客。我花了幾分鐘的時間站在岸邊觀察了這幾位朋友拋投的技巧與晃餌的手法,順便拍幾張檔案照片,然後就沿著湖岸往裡面走去。

岸邊的淺灘地上長滿了濃密的雜草,這些雜草都是在大湖低水位時生長出來的,最近大湖又開始封堤蓄水,因此慢慢地淹沒在日益上升的湖水中。我沿著岸邊邊拍照邊觀察鱧魚棲息出沒的蹤跡,可是竟然完全都看不到任何鱧魚浮出水面,或者是在淺灘區騷動的跡象。


2009年5月25日 星期一

20090524-海の小物釣

20090524-海の小物釣



經過昨天早上跟刁嘴的豆仔魚群交手之後,今天一早我又在相同的潮水時間來試看看幾個修正策略的效果。根據中央氣象局公佈的淡水地區潮汐資料,今天的潮水與昨天幾乎是完全相同,只不過滿潮的時間往後延遲了大約半個小時,因此是在上午10:30分左右開始滿潮反退。



我在8:00左右開始下竿,使用的裝備跟釣餌都跟昨天完全相同,只有換了幾款新的鉤子,並且考慮到風力吹拂的效應而改用了纖細的2磅尼龍線母線。天氣的部分則跟昨天的情況大致上類似,都是在清晨的時候是陰天,然後到了10點左右太陽露出臉來的天氣。早上的風力比昨天明顯,都是吹著從對岸八里方向來的東南風,潮況的部份也比昨天理想,是適合釣黑鯛的流水通暢、中小浪的浪況。



只是下竿之後的頭一個小時完全都沒有豆仔魚群來吃餌,一直到接近滿潮時才出現奚奚落落的零星魚汛,前後只釣上來大約4、5尾左右的豆仔魚,然後魚訊就在滿潮前完全停止了。



(下圖:今天這裡的豆仔魚吃餌狀況並不理想)









我原本想就此收竿不釣了,畢竟今天的釣況實在是不怎麼理想,可是看到眼前的潮水跟浪況實在是相當的漂亮,是那種烏格很可能會來吃餌的潮況,當時真的想要跑回去附近的釣具店去買一些南極蝦跟A灑誘餌來專攻烏格,後來想說還是繼續用吐司麵包釣看看吧。



果不其然,到了潮水一開始消退的時候,水裡頭的烏格仔就開始來吃餌了,先是浮標來了一個清晰的下沉頓點,揚竿作合之後一個沉穩的力道將溪流竿的竿先凹了下去,只可惜沒兩下就脫鉤失敗了。後來又接連來吃了幾次餌,我也順利拉三來三尾3、4指幅的小黑鯛。魚訊在十多分鐘內就完全停止了,然後一直到潮水消退三分收竿的時候,雖仍有斷斷續續來吃餌,不過再也沒有比較乾脆鮮明的咬訊發生。



(下圖:這裡的黑鯛似乎都是吃退潮的時段,這應該是跟此處潮水進出的情況有關)











今天幾個心得簡略說明如下:



1. 此地的豆仔魚吃餌的時間跟意願明顯受到潮水流動影響,不管是漲退潮都會吃餌,只要潮水有在流動就會吃餌。



2. 此地黑鯛吃餌的時間的確是在滿潮反退之後開始,漲潮的時段反而沒有小黑鯛群出現,這應該是跟這個標點的潮水進出情況有關。



3. 今天買了三種魚鉤來試驗釣豆仔魚的效果,其中以「丸袖」效果比較理想,脫鉤的機率明顯減低很多,另外一款「ケソ付丸セイゴ」鉤效果則是不甚理想,偏鉤失手的情況很明顯。另一款「伊豆メッナ」鉤則沒有使用,所以不知道效果如何。


(下圖:今天特別買來試驗釣豆仔魚的三款魚鉤)





4. 在我下竿附近有一位釣友以南極蝦搭配A灑誘餌,專攻一處家庭廢水出口聚集的豆仔魚群,效果似乎很不錯,大概釣了一小冰箱的魚獲,看來還是要重口味的南極蝦及葷質誘餌效果比較理想。



5. 今天雖然還是以吐司麵包釣獲小黑鯛,不過就餌的狀況並沒有持續很久,顯然這些吃餌的黑鯛都是隨潮水流動路過的魚群,吐司麵包的味道跟誘餌的使用量都不足以吸引這些黑鯛群繼續停留吃餌,或許下次可以考慮使用葷質的釣餌來釣魚。



(下圖:整個河面都是滿滿的白色泡沫,此地居民的公德心還是非常地讓人搖頭不已)





雖然河口這邊的魚群還是相當的豐富,但是此地居民的公德心還是非常地讓人搖頭不已,先是一位老太太直接就把一包垃圾往河裡丟,也不管過往的遊客及行人就在旁邊睜大著眼看著這一幕;過沒多久,旁邊的排水管又晰哩嘩啦地流出一大堆洗衣機的泡沫廢水,沒一會兒整個河面都是滿滿的白色泡沫。



我實在是搞不懂為什麼這些人對於自己每天生活的環境這般地漠不關心,難道這條河流就真的只是一條沒有生命力的臭水溝?這些河邊的人家竟然可以忍受每天生活在這樣骯髒的環境,卻連一點想要改善環境的念頭都沒有?這樣的無知與自私實在讓人…




更讓自己生氣的是我在停下來拍這些泡沫污染照片的時候,竟然不小心踩到自己的浮標,這個自己親手削製的Balsa溪流小浮標陪伴了我ㄧ段不短的時間,結果最後竟然毀在我一個大意的步伐上,實在讓我非常的心疼。





(下圖:不小心踩壞了這個自己親手削製的Balsa溪流小浮標,實在讓我非常的心疼)









2009年5月24日 星期日

20090523-海の小物釣

20090523-海の小物釣



一大清早就上淡水街上去買一週要吃的鮮魚,在人潮還算冷清的市場裡東逛西逛地,買了一尾虱目魚,三尾花飛,三尾金線紅姑魚以及少量的現流小捲,大概花了六、七百元,這樣的漁獲量要是真的自己出門去釣的話,大概要花上十倍以上的成本也不一定能辦得齊全。看來釣魚人釣不到魚的時候最常自我解嘲的冷笑話之一:「真的要帶一冰箱的漁獲回家的話,還是去市場買可能會比較快一點」,的確是不無道理,呵呵。



今天上午淡水的乾潮底是清晨的03:42,潮位是-0.746m;滿潮時間為上午的09:27,潮位是+1.174m。天氣從陰天轉為晴朗無風,我從08:00開始下竿到10:00收竿,漁獲量大概是10來尾的豆仔魚,釣餌一樣是使用吐司麵包沾豆仔魚粉餌粉末,使用少量豆仔魚誘餌打底。



(下圖:交通便利、舒適的釣座)





1. 今天早上連一尾黑鯛都沒釣到,看來這裡的黑鯛應該是吃退潮流水。



2. 豆仔魚開始來吃餌的時間是08:40左右,已經是漲八、九分的潮水,潮通流動的情況不若上禮拜釣退潮流水那般明顯,因此魚訊跟就餌情況不如之前活絡。暢通的流水是這裡釣魚的第一個關鍵點,亦即要掌握正確的潮水。



3. 今天浮標的殘存浮力調整到僅剩一顆8號咬鉛的水準,不過在晴朗無風、風平浪靜的情況下,這樣敏銳的浮力還是無法有效掌握到豆仔魚細微的魚訊。今天豆仔魚來咬餌表現在浮標上的魚訊模式有三類,第一類是快速地向下斜斜沉入水中,這種情況只發生在豆仔魚搶餌的高峰,魚訊雖然強烈鮮明,但是通常鉤得很淺,用力拉扯幾下就會半途脫鉤。



第二種是標準的豆仔魚魚訊,浮標輕輕巧巧地抖動,然後等待一個比較鮮明的下沉頓點就可以揚竿作合。第三種模式是浮標在流動中突然間不是很自然地停頓了一下,掌握到非常短暫的空檔就可以揚竿作合。



(下圖:早上的漁獲,釣痘仔魚的技巧細膩度不在纖細敏感的鯽魚之下)













4. 今天在使用吐司麵包上頭發現到幾個心得,第一、吐司麵包要充分沾水濕潤,比較容易下沉及方便豆仔魚啄食;沾水的吐司還要分成兩種,完全濕潤的麵包團跟柔軟的條狀撕片,兩種土司的使用時機不同。體型較大的豆仔魚要用完全濕潤的麵包團,可以避開小魚及等待大魚啄食。



條狀的麵包撕片則是針對刁嘴的魚群,將條狀的吐司片對折之後鉤於鉤尖上,可以有效提高中魚的機率。其道理在條狀的吐司撕片比較輕軟,很容易配合豆仔魚吸食的特性增加連鉤帶餌被吸入口中的機率,我今天試驗了多次證明了這樣的策略似乎有效。



5. 魚鉤的部份是今天另一個難題,我今天使用溪流釣用的六號鯽魚順勾,結果這款鉤子的脫鉤機率高得出乎我意料之外,看來這種鉤型並不適合豆仔魚的嘴型。



6. 豆仔魚這種不太上得了檯面的海邊釣遊魚種,其實並不是那麼地簡單好釣,其吃餌的細膩程度並不在淡水的鯽魚之下,是很適合練習浮標釣技巧及作合判斷力的對象魚種。



以上是早晨短暫的海邊小物釣心得筆記。



2009年5月22日 星期五

來聊聊Tilapia吧!

來聊聊Tilapia吧!



我很少專程出門去釣Tilapia這種魚,這種俗稱吳郭魚、福壽魚、南洋仔、羅非魚的魚類,大概是目前台灣淡水水域最為強勢的魚種吧。在我的認知裡頭這種魚是一種真正的Rough Fish(粗魚),當然我這麼說其實是一種個人的偏見,畢竟除了食用性的目的之外,這種魚其實是有很高的釣遊娛樂價值。



我會想要釣Tilapia這種魚,除了是要應付家人想要食用的目的之外,大概就是享受這種魚上鉤之後狂飆的爆發力跟拼勁,特別是在流動的溪流、河川裡頭所釣獲的Tilapia。其實,我最常釣到Tilapia都是在溪流釣魚的時候,有時候在河邊釣溪哥或是土鯽魚的時候,這些不請自來的Tilapia常常讓我不是措手不及,要不然就是斷線連連。這些體型大多在半斤到十多兩之間的Tilapia,上鉤之後狂奔的力道相當的讓人印象深刻,特別是以纖細的溪流竿或是鯽魚竿來拉拔時特別地刺激過癮。



Mark提到的李嘉亮先生這本書其實我有勒,可是我怎麼沒印象有這段話,大概是我很少會去注意到Tilapia吧。宜蘭河裡頭我所知道的最大釣獲紀錄超過4台斤,不過我並未親眼看到,是一位跟家裡長輩一起釣魚的釣友所釣獲的,一般尋常的體型大多在公斤(1~2斤)上下。勝洋水草那幾尾超大物是我不只一次親眼目賭,不過那已經是十年前左右的事情了,勝洋水草的二當家是我國中的哥兒們,他們家水池的水質超讚,種水草之前有一段時間是養錦鯉出售,有一次清池的時候撈到一尾兩台斤重的鯽魚,注意喔,是土鯽魚,不是日本高身五郎鯽喔。



吳郭魚群不管野生或池裡養的都會有少數幾尾長得又快又大的情況,因此大多會被留下來當作種魚培育,水試所那些超大物是看某個電視節目專訪的時候看到的,攝影機從水面上面拍只看到黑黑的影子,不過我倒是相信這是非常有可能的。歐洲產的鯉魚無論在體型、肥滿度、肉質、生長速度上,都遠遠優於其他地區的鯉魚,這也是因為鯉魚在歐洲當地是非常重要的蛋白質食物來源,因此各國養殖場經過多年的選種及培育,才會有今天這種動不動就是20、30磅體型的歐洲鯉魚。反倒是台灣本地的鯉魚品種混亂,體型大多是在3~5斤之間,食物來源跟生存空間也遠不及地大物博的大陸地區。



嚴格說起來,Tilapia吃餌的動作其實並不是那麼刁鑽,除非是職業池裡頭被釣到成精的魚群,野生的Tilapia吃餌的時間明顯地受到天氣的影響,氣溫低跟天氣惡劣都不會有好的食慾,夏天陽光強烈的時段要找有遮蔽的水草邊緣,或是水溫較低、有流速及高溶氧量的河段。在靜止的湖泊或池塘釣Tilapia就要有找釣點的能力,同時也要多少使用一些誘餌來誘集魚群。Tilapia會有聚集在污水管涵出水口覓食的現象,這種標點雖然魚群真的很多,但是釣到的魚恐怕也沒人敢拿回家去食用吧。有些釣友宣稱這些棲息在骯髒水域的魚群拿回家之後養在水池裡幾天,然後加一點明礬去除雜質之後就可以食用,我聽了之後當下真的是啞口無言。就算是土味完全消失,但是經年累月下來累積在體內的毒素恐怕也不是這麼簡單就可以消除的吧。



(下圖:棲息在湧泉湖泊裡頭的Tilapia,體型通常比較圓短一些的,這是以「弄窟仔」的方式所釣獲的斤級Tilapia)





以宜蘭附近幾個主要出產Tilapia水域來說,棲息在像是龍潭湖、大湖、福園等等湧泉湖泊裡頭的Tilapia,體型通常比較圓短一些的,出產在河川裡頭的體型則比較修長一點。湖泊所出產的Tilapia肉層通常比較肥厚,但是肉質及口感則比較粉一點,咬勁跟質感沒有流動水域的Tilapia那樣緊緻、結實。釣上來的大魚如果要帶回家的話一定要當場放血,否則會有難以避免的腥味。真正好吃的Tilapia根本無須紅燒料理,簡單抹個鹽巴乾煎就非常的好吃,完全不輸給尋常的海水魚類。



我在宜蘭幾條主要水域裡頭釣野鯉或軟蟲的時候,經常看到一些很可觀的Tilapia巨物,體型都在公斤上下,釣Tilapia的時候要先找吃草的痕跡,越是多Tilapia出沒的地方,岸邊的蘆葦越是被吃得整整齊齊的,體型超過半斤以上的成魚就是完全的草食性,棲息的區域跟泰國鱧魚藏身的區域很類似。



每年清明之後,Tilapia會開始築巢產卵,許多平時都看不到的超級大魚會來到淺灘邊求偶築巢,這個時候要用「弄窟仔」的方式來釣,技術好的一個下午弄個10、20尾斤級的大魚不是什麼多難的事。等到梅雨降臨,這些Tilapia才會又回到原來棲息的地方,一年之中其他時間要釣到大魚的話,就多少要靠點努力跟運氣了。



釣Tilapia的釣餌會因為棲息的水域不同而有所差異,止水域的湖泊、野塘、營業池或水庫,大多還是以各種粉餌、冷凍餌效果較佳。棲息在流動的溪流、河川的Tilapia則以淡水性的水草效果較佳。宜蘭地區釣Tilapia的專業釣友大多是用水草作為釣餌,水草的種類、採集的地點、使用的手法等等細節技巧,雖然稱不上是多麼天大的秘密,但是也沒有幾個人願意拿出來跟別人分享。基本上,釣水草的技巧跟藻餌磯釣的手法類似,關鍵就在於找什麼樣種類的菜、鉤餌的技巧、誘釣的標點、施打誘餌的手法等等。



(下圖:我常常在釣溪哥的時候意外釣到棲息在溪流裡頭的Tilapia,棲息在流動水域裡頭的Tilapia無論是肉質及拼勁都是一流的)





釣水草所使用的釣竿大多是極硬調的21~24長節手竿,這種長度的竿子在搏魚跟誘釣的時候有很多優點。多數釣友都採雙鉤釣組,子線長度大約在20~30公分之間,號數則由2.5~5.0號之間,魚鉤則採用粗骨關東鉤或是歪嘴的磯奴鉤。大型Tilapia的嘴部非常的堅硬,裡頭長滿了細細的牙齒,跟磯釣的黑毛有點類似,這種細齒可是銳利得很,河岸邊的蘆葦草水面以下被咬得整整齊齊的,有時候連釣線都會被咬斷,因此粗線硬鉤是最起碼的要求。浮標則用最廉價的十元塑膠浮標就可以了,釣Tilapia時浮標的折損率超高的,除了掛底或是纏到水草的耗損之外,大魚斷線或脫鉤放槍的拋甩力道常常會讓浮標受損,昂貴的池釣浮標千萬不要拿來這裡玩,兩三下纖細的Top就折斷了。買來的廉價浮標要自己以膠水及纏繞細線補強下方的插座,才不會沒多久就甩飛了。



棲息在水草下方的大型Tilapia根本不怕粗線,反倒是一旦上鉤之後猛力往水草深處硬鑽的力道常常會磨耗釣線,因此除了耐磨的碳纖線之外,有些人甚至直接使用布線當做子線來使用。我自己都是使用單鉤來釣魚,這是因為另外一個鉤子非常容易在搏魚的過程中鉤到其他的障礙物,造成脫鉤或是斷線的窘境。中魚之後第一瞬間非常的刺激,母線常常在空氣中嘶嘶作響,打個比方來說,上鉤的野鯉拼勁像大型卡車,沉穩且持久;大型的Tilapia則像是Turbo跑車,爆發力及蠻勁非常地讓人印象深刻。



最近幾年台灣的Tilapia都外銷到日本,通常稱為「台灣鯛」或是「潮鯛」,大家平常小火鍋吃的粉紅色魚片其實就是這種Tilapia的肉。作魚片的Tilapia通常養殖在半鹹水的池子裡,因此體型跟肉質也跟尋常淡水所產的有所不同。我自己的感覺是魚片鍋的肉質比較細,脂肪的含量似乎比較高一些,這大概是人工刻意養殖的結果。野生的Tilapia肉質比較有彈性跟咬勁,以筷子撕下來往往都是結結實實的一大片,肉質也比較甜美許多,我自己比較偏愛這類野生的Tilapia。



在料理的細節上,還是以一斤上下的比較美味,料理起來也比較容易,公斤級以上的大魚大多是切成兩半分次來食用,不過傳統的台式料理都是全魚煎炸,大型魚的肉層太厚往往不易煎熟透,總是會造成表皮過分酥脆,但是內層的肉卻未全熟的狀況。我倒是建議採取西式料理取肉切片(Fillet)的方式來處理大型的Tilapia,取下來的肉片不但容易煎熟,調理上也比較容易入味。清蒸的話我倒是沒試過,大概要水質非常清澈所出產的才可以這樣料理吧。



在不能出門釣魚的晚上,就來聊聊Tilapia吧!



2009年5月20日 星期三

20090520-景美溪黃昏釣行

20090520-景美溪黃昏釣行



今天下午為了一位朋友的事情去了一趟新竹,忙了大半天之後回到台北時已經是下午的四點半,傍晚的台北天空灰濛濛地,遠處的山邊天空烏雲密佈,彷彿像是山雨欲來的前夕一般。雖然距離天黑只剩下不到兩個小時的時間,但是心裡還是非常想要到溪邊釣釣魚。



昨天老孫趁著休假的下午空檔,來到景美溪來消磨時間,沒想到大概是天氣變得涼爽,並且山區下過雨之後讓原本乾枯的溪流又流動了起來,結果這傢伙竟然遇到大竹竿頭大咬,黃昏前的一個小時邊跟大魚拉拔邊打手機進來辦公室回報最新戰況,搞得我昨天下午完全沒有一點上班的心情。因此,即使是剩下不到兩個小時,我也毫不猶豫地拿了裝備就往景美溪裏頭跑。



來到溪邊之後已經是五點二十分左右,真正可以釣魚的時間剩下不到一個半小時,因此我連重新綁釣組的時間都省了下來,直接將星期天在淡水釣黑鯛的手竿小物釣釣組拿出來使用,18呎天平溪流竿,1號子線透連釣組,然後調了一些鯉魚底料就開始釣起魚來了。



今天選的釣點還是之前來的那處緩流釣點,老孫昨天爆釣的祕窟因為要涉一大段水域的緣故,就等下次有時間再去了。下竿沒多久底下的魚群就來捧場了,接連釣上來包括竹竿頭,馬口魚,溪哥,以及一群小鯉魚,期間還拉到一尾將近30公分的吳郭魚,在流動的溪水中以手竿拉起來非常的刺激過癮,不但母線被拉得嘶嘶作響,還得小心地讓了幾次竿,還好今天是用1號子線,否則大概又要斷線收場了。



後來又拉到一尾體型比較大一點的小鯉魚,拉起來也挺舒服帶勁的。接下來就看見滿溪的溪哥在水面上跳躍,然後所有的魚訊都完全地停止,只剩下溪哥不停地來索餌,只是我用1號子線搭配6號鉤,並且用粗顆粒的鯉魚底料來釣魚,實在是很難釣到索餌細膩輕巧的溪哥魚。我一直釣到天色完全昏暗才收拾釣具打道回府,結束黃昏這短短一個多小時的釣遊。



(下圖:這種體型的吳郭魚在流動的溪水中以手竿拉起來非常的刺激過癮)





(下圖:體型還算勉強接受的小鯉魚)





(下圖:又釣到一尾馬口魚,看來景美溪的溪流魚種相當的齊全)





(下圖:景美溪的溪哥非常的肥碩,應該是跟水質受到污染有密切的關係)





今天黃昏在景美溪口的釣行以以下幾點問題及討論

 

1. 夫拉庫跟鯉魚底料的比例應該在1:1以上,鯉魚底料的吸水之後變得死硬難以使用的情形很明顯,添加鬆軟無黏性的夫拉庫可以有效改善這種情形。今天夫拉庫的使用量不到底料的一半,因此效果還有改進的空間。

 

2. 在黃昏時分光線不足的情況下,全塗裝螢光綠色的浮標目視性最佳,在昏暗的背景中只要有少量的光線就能夠形成顯著的色差對比性,因此會產生目視性的放大效果。天色明亮時目視性良好的橙黃色或明黃色,在光線不足的天色下反而很容易被昏暗的背景給吞沒。

 

3. 1號子線的強度的確是可以應付景美溪這裡大多數的溪流魚種,只不過這樣號數的子線會讓魚獲量顯著減少。依據這幾次的經驗來看,以我所使用的溪流竿調性來搭配0.6號子線似乎是比較折衷的方式,0.8號以上就會產生明顯的魚獲量減低的情況,0.6號以下的細線則會讓斷線的機率增高。

 

4.  在天黑前夕魚群索餌的情況突然消失,只剩下不斷盜餌的溪哥魚群,這是之前都沒有發生過的情況。今天的水量因為山區下雨的緣故,不但流量明顯增加,流速也有顯著加快的現象,此外溪水的溫度也變得比較冰涼,不像之前來的時候都是溫熱的狀態。溪水流速加快的影響導致原來的緩流標點往更下游的區域偏移,因此魚群聚集吃餌的位置也比上次來得更下游。



(下圖:水面上成群聚集的野鯉)





5. 由於我所選的是溪床底部平坦的標點,因此消散的釣餌可能因此被流速加快的水流帶往更下游的區域,原本希望以釣餌來誘集魚群的作法反而因此被打亂,更可能的結果恐怕是讓魚群隨著消散的釣餌四處逃散,產生了跟預期相反的效果。因此,在溪水流速改變之後,原先設定的誘釣點也要重新加以檢討,才不會又發生類似的情況。

 

6.  此外,今天從溪畔觀察到大群的野鯉聚集在緩流中段的表層水面,這跟之前幾次來觀察到的情況不同,我發現這些野鯉並不是懶洋洋的狀態,而是非常悠閒聚集在緩流的中段水域,這應該也跟流速及水溫的改變有關。

 

7. 緩流尾部亦聚集著成群的大竹竿頭,都是在啄食底部的底藻,其活動力似乎很活躍,難怪老孫昨天會釣到手軟,只是今天我懶得涉水,因此連這些大群野鯉跟竹竿頭都放棄了。看起來景美溪這邊夏季的釣魚時機應該鎖定下過雨之後的時段,很明顯地溪水流速增加及溫度下降以後,魚群的活力及棲息行為都有明顯的改變。

 

以上是今天黃昏在景美溪畔的觀察心得與釣魚筆記。

 



2009年5月18日 星期一

Getting Started in Fly Fishing

Getting Started in Fly Fishing


說起來我其實是個道道地地Fly Fishing的門外漢,雖然很早開始就接觸到一些關於西式毛鉤釣法方面的書籍與雜誌,手頭上也有一些跟毛鉤相關的專門釣具,但是直到現在,我卻連一次實際的毛鉤拋甩都還沒有真正練習過,更別說是到水邊實際操作毛鉤去誘騙水裏頭的魚群。

2009年5月17日 星期日

20090517-海の小物釣

20090517-海の小物釣



Ally在淡水的娘家離河邊可以說是難以想像的近,誇張一點來說的話就是走過馬路就是隨處可以釣魚的淡水河口了,只是這一帶尋常假日是熱門的觀光地區,散步的、騎單車的、拍婚紗照的、以及觀看夕陽餘暉的人潮總是多得讓人難以清靜,雖然走出家門不到兩分鐘就可以下竿釣魚,但是喜歡一個人靜靜地釣魚的我,始終就是不太能習慣這樣多的人來人往。



星期天的一早,我照例還是起床得很早,起床後雖然很想出門去釣烏格,但是此時淡水當地的潮水已經是漲滿反退的時段,在潮間帶涉水釣魚的時間頂多一兩個小時,實在是沒多少的樂趣可言,回來之後弄得滿身南極蝦腥味的裝備還得洗上大半天的,光是想了想就覺得很累,於是乾脆就走到對面的河邊去釣釣魚吧。



出門的時候就只帶著Shimano天平溪流竿,然後到全家便利商店買一包土司麵包,就這樣輕輕鬆鬆地走到海邊來釣魚。來到岸邊的自行車道上之後,放眼望去幾個可以站人的泊艇碼頭及凸堤都已經有早起的捷足先登者,我也懶得再去跟人擠在狹小的堤岸邊,於是就從自行車道下到岸邊一處簡單的木製棧橋上,然後拿起簡單的裝備就釣起魚來了。



(下圖:站在這麼一處簡單的木製棧橋上就釣起魚來了)





18尺的溪流竿搭配著1號透連子線,5號秋田狐鉤,28號溪流浮標,以土司麵包沾萬能餌粉當作釣餌,水深四尺釣三尺半,然後就這麼輕鬆愉快地釣著魚了。一開始釣魚的前半個小時都沒有多少的魚訊,旁邊幾個打沉底的老先生以著懷疑的眼光看著我釣魚,從他們的眼光看起來似乎是不怎麼相信我這種裝備跟釣餌可以釣得到魚。



大概是在開始釣魚的半個小時之後,浮標開始出現緩緩下沉的狀況,我的心裏開始有點偷笑了起來,我心想大概是烏格來吃餌了。果不期然,28號螢光綠色的溪流浮標在緩慢流動的潮水中悄悄地動了幾下,然後緩緩地沉沒到清澈的海面下,我稍微等了幾秒鐘之後,找了一個再稍微下沉的魚訊輕輕地揚竿,一陣短暫的拉扯之後一尾三指寬的小烏格被我拉上岸來。這下子可是驚動了旁邊那幾位老先生,大家湊了過來看我幫魚拍照及解鉤,然後七嘴八舌地問我用什麼釣餌釣的,結果我的土司麵包加萬能餌竟然讓這些老釣仙直呼「烏格會吃麵包?又不是豆仔魚」。



(下圖:小烏格還是很捧場)









(下圖:20來公分的豆仔魚力道相當不錯,用手竿拉起來的感覺挺爽的)





接下來的一個半小時我就再也得不到任何的清靜了,這幾位老先生就聚集在這座脆弱的木製棧橋邊看著我釣魚,然後水底下的魚還是很給面子,先是烏格來吃餌,過沒多久豆仔魚群也來捧場,一會兒是三、四指的小烏格,一會兒是二十來公分的豆仔魚,我以纖細的溪流竿來釣這些拉力不錯的海邊小魚,倒也是相當有趣好玩的事。



後來連散步跟騎單車的人都停下來觀看,我原本想清靜釣魚的念頭至此完全死心了,更讓我受不了的是其中的一位老前輩話真是超多的,而且還真的是非常的熱心到讓人吃不消,整整一個多小時的時間裏頭他就緊緊地站在我旁邊,一邊看我釣魚一邊指導我該如何如何,我勉強地跟他搭腔了幾句話之後就更沒完沒了了,又開始口沫橫飛地說著他的釣魚觀念跟輝煌的戰績,然後又推薦我該用哪一款釣線,應該添加哪一種香料等等,反正就是熱心得讓人難以消受,我最怕的就是遇到這種熱心的釣魚前輩,呵呵。



(下圖:淡水河口這幾年的水質有很大的改善,已經不會像之前那般惡臭不堪)





(下圖:岸邊的基本生態系似乎有漸漸回復的跡象,消失的海蟑螂及海草都有復甦的現象)





潮水在上午的十點鐘左右到達干潮底,而熱烈的魚訊大概在九點鐘之前就完全停止,我在九點出頭就決定收竿不釣了,這位前輩看到我打算收竿才終於停下話匣子離開。從七點半到九點左右的一個多小時裏頭,我在這些人的喧鬧聲中還是釣上來大約十來尾的3~4指幅小烏格,幾尾20公分前後的豆仔魚,全部都是用簡單的土司麵包加萬能餌粉釣上來的,誰說烏格不會吃土司?



雖然美中不足的是有喧鬧的旁觀人群,不過在涼爽的早晨站在木製棧橋上輕輕鬆鬆地享受釣魚的樂趣,倒也是非常悠閒愜意的事情,釣上來的魚在拍完照片之後就隨手放生,也不用擔心把自己弄得滿身魚腥味,回家之後更不用大費周章清洗沾滿南極蝦汁液的裝備,釣的魚又不會比辛辛苦苦站在高聳的消波塊或是磯岩上來得少,何樂而不為呢?



2009年5月14日 星期四

Fishing for Buffalo

Fishing for Buffalo


下午收到美國寄來的航空包裹,裏頭是一本跟Amazon書店買的釣魚書,這本釣魚書Fishing for Buffalo是這個月才正式在美國問市,是北美少見的專門以各種當地釣友嗤之以鼻的「粗魚」(Rough Fish)為對象的釣魚書籍,其封面的次標題寫著「A Guide to the Pursuit and Cuisine of Carp, Sucker, Eelpout, Gar, and Other Rough Fish」,開宗明義就表明了不是針對所謂的主流Game Fish的釣魚專門書。

20090514-景美溪黃昏釣行

20090514-景美溪黃昏釣行



傍晚跟Boss請了兩個小時的假,然後以最快的速度離開Office,回家拿了釣具就往動物園前面的景美溪跑,來到溪邊的時候已經接近四點半,我找了一處新的釣點就開始釣起魚來了。



這處緩流釣點的釣況明顯不如之前釣的流頭釣點,釣獲的魚種也有明顯的差異,今天的漁獲以小鯉魚為大宗,雖然大多只有十多公分的體型,不過兩個小時下來大概釣了30尾左右,只有一尾體型在30公分左右。今天意外地釣獲兩尾土鯽魚,體型都相當的肥碩,其中一尾有二十多公分,大概是三尾斤的體型,拉起來相當的過癮。



今天吳郭魚的量很少,只有零星地釣上幾尾,而且體型都很小,沒有上禮拜那種大咬的釣況。此外也釣了三尾紅貓,少量溪哥以及一尾馬口魚,這是第一次在景美溪這麼下游的河段釣到馬口魚。竹竿頭的數量亦不及上禮拜,而且今天完全都沒有釣到任何的石斑魚,真的是非常奇怪的事。



(下圖:今天傍晚的漁獲以小鯉魚為大宗)





(下圖:幾尾體型不錯的紅貓跟難得見到的馬口魚)





(下圖:非常肥碩的土鲫魚,釣起來感覺很好)





(下圖:今天選的是一處緩流標點,釣獲的魚種跟流頭釣點完全不同)





黃昏兩個小時的釣行有幾下幾點心得值得探討跟改進:

 

1.  針對之前遇到的風力干擾問題,在母線的選擇上改用更纖細的2磅Original Stren尼龍線,傍晚實際使用的結果相當的理想,風力干擾拋投性能以及浮標穩定性的問題明顯減輕許多,在強度及作合確實性上也都沒有發生問題。

 

2. 今天比較明顯的問題發生在釣餌的物理性質上,由於出門的時候過於匆忙,在釣餌的調配上並未特別去注意到萬能餌比例的問題,結果過多的萬能餌讓釣餌變得非常的黏稠死硬。這除了阻礙魚群吸食時候的順暢性之外,也讓我在作合的時候產生很多半途逃逸的情況。

 

依照這幾次的經驗來看,在景美溪這條溪流釣魚能夠成功的關鍵因素之一,就在於如何調出物理性質適當的釣餌。目前來看,萬能餌粉的比例要大膽地降低,黏稠性不足的部份以磨碎底料顆粒大小的方式來改善。事實上底料的顆粒過大一直是讓人感到頭痛的問題,體型相對袖珍許多的溪流魚類在吸食這些大顆粒底料時候,的確會產生一些窒礙難以入口的問題。同時,顆粒的不均勻性也讓使用練餌的手法難以固定下來,因此篩濾或是將底料磨碎應該是合理的解決之道。

 

另外,要考慮添加適當比例的夫拉庫來改善餌團的蓬鬆性,避免又發生過份黏稠不易使用的情況。吐司麵包雖然就餌的情況不佳,不過針對黃昏時分成群出沒的溪哥魚群來說,應該也是可以考慮的釣餌。

 

3.  今天在子線上改用Daiwa針對溪流釣所開發的一款0.6號碳纖線,這款釣線雖然質地硬了一些,不過整體的表現還算理想。雖然還是被野鯉拉斷了一次子線,不過整體來看,0.6號線應該是景美溪這邊以溪流竿來釣浮標釣的標準規格。

 

4.  在浮標的部份,我今天在這處緩流釣點裡頭有刻意變換幾種浮標來試驗看看效果,其中長阻力最小、魚訊垂地最敏銳的長紡垂型浮標效果最差,其原因在於過份敏感的浮標只要稍微一受干擾就快速下沉,反而常常造成假訊干擾的情況。圓胖型的溪流浮標雖然水阻力較大,但是卻可以有效地篩選出有效的揚竿魚訊,整體的釣獲率反而優於敏感的長標。

 

這種弔詭的情況其實已經知道很久了,這十多年來我溪釣所使用的都是圓胖笨拙的短胖浮標,其效果跟適手性遠優於異常敏感的長標,我自己以Balsa輕木所製作的溪流浮標也幾乎清一色都是圓胖的短標。

 

5.   先調性的溪流竿雖然有快手及好操控的優點,但是遇到體型較大的目標魚吃餌的時候,在揚竿的第一瞬間導致子線斷裂的情況似乎很常見,改善的方式除了可以考慮增加釣線的號數之外,增長釣線的長度及控制揚竿時的釣線角度也是有效的方式。

 

6.   這處緩流釣點並不是魚群固定棲息的點,完全都是受到消散釣餌所吸引過來的,水底下的地形非常的乾淨,因此魚群很容易受到驚嚇而逃散。在景美溪這裡釣魚,雖然魚群的密度很高但是標點的選擇還是非常的重要。

 

以上是今天傍晚在景美溪畔的心得筆記。




2009年5月10日 星期日

20090508-景美溪星期五黃昏翹班釣行

20090508-景美溪星期五黃昏翹班釣行



星期五的傍晚我提早一個小時離開公司,然後大約是在五點左右來到景美溪畔,雖然是隔天不用上班的星期五黃昏,可是整條溪邊竟然只有我ㄧ個釣魚人。我今天的課目是要試驗甩竿浮標釣法在這條溪流的可行性,因此只帶了一把8呎的路亞竿。捲線器搭配著10磅的Spider編織線,就只是把自己平常釣何氏棘魞的那套裝備帶出來而已。



編織線的前端綁上一條八磅的前導子線,長度大約是2呎半左右,前端再綁上一枚6號的Spoon專用鉤,子線上均勻地咬上大約10來顆的6號咬鉛,浮標正下方咬上一顆4B咬鉛來配重及控制浮標的拋投性能,浮標用40號左右螢光橙黃色的Balsa木溪流短標,釣餌使用沾水的吐司麵包。



(下圖:今天帶的裝備好像要去遠征花蓮溪)





從下竿的17:00一直到收竿前的18:40,這一個半小時的釣遊裡頭釣上來5、6尾溪流吳郭魚,十六、七公分的溪流石斑一尾,闊嘴郎紅貓一尾,目標魚野鯉來吃餌一次,不幸地又以斷線收場,整個黃昏的釣遊裡頭,總結歸納了以下幾個問題點加以探討及改進:



1. 今天的水量又比幾天前來的時候更少,不過從溪畔的制高點以偏光鏡看下去,水裡頭的魚群數量還是相當的可觀,雖然大多數都是吳郭魚,不過少數幾尾築巢的大魚都有接近十來兩的體型。野鯉的數量不如預期,只看到大約六、七尾不到兩斤級的小朋友在緩流的中心區域閒晃,其他包括在溪流底層翻滾的竹竿頭在內的溪流魚種倒是數量相當地可觀。



2. 今天唯一一尾來吃餌的野鯉是在揚竿的瞬間崩斷前導線的線結,其原因應該是水面餘線過短及揚竿力道過猛所導致的。今天在使用投竿釣浮標漂流釣的時候,發現到水面餘線的長度是影響揚竿作合最關鍵的因素。如果餘線太長的話,八尺長度的路亞竿幾乎很難有確實的作合效果;餘線太短的話,不但會牽制到浮標漂流的自然性,也會造成揚竿力道過猛的情況。



3. 今天使用的幾乎完全沒有伸縮率可言的Spider編織線有以下幾個問題,第一是重量太輕,很容易受到風力的影響,今天傍晚的風力就非常強勁,為了避免影響浮標自然性所預留的餘線長度非常可觀,因此總是造成母線隨風飄揚的情況,嚴重地影響了作合的確實性。其次是Spider沾水的黏滯性非常的明顯,因此漂流在水面上的餘線除了很容易感應到水流之外,也會在揚竿作合的時候濺起大片水花,嚴重影響了作合的效率。



(下圖:之前以手竿都釣不到的石斑跟紅貓,今天竟然以8磅粗線釣了上來)









4. 今天一開始使用沾水的吐司麵包來釣魚,結果因為風力及拋甩力道所導致的半途鬆脫情形非常地嚴重,除了要以類似磯釣掛藻餌的手法將吐司撕成條狀再掛付,不然就是要小心控制吐司的沾水量。完全沒有沾水的吐司雖然比較不會半途甩飛,但是在空中飛行的阻力很大,不容易拋得很遠,此外未沾水的吐司極易受水流的影響而隨意飄動,不容易掌握到魚訊,這些都是使用沾水吐司的基本理由,因此土司的濕潤度要小心控制。



5. 一個多小時的釣遊裡頭發現到景美溪這裡的魚群似乎對吐司麵包的興趣沒有很高,後來我將吐司沾了一些鯉魚底料之後魚群才又來積極索餌,顯然這裡的魚群應該很常看到吐司麵包這種餌料吧。



6. 在控制吐司麵包的拋投性能時,還可以採用類似藻餌磯釣的手法使用比較不會脫餌的粗骨魚鉤,今天使用的6號Spoon專用鉤是一款細身輕量的魚鉤,纖細的鉤身並不容易托住軟黏的沾水土司,這是下次可以考慮的改良方式。



到了收竿前的十來分鐘左右,河邊來了兩個拉網的泰國朋友,我真的是佩服這些人的勇氣跟技巧,再怎麼樣骯髒惡劣的水域他們都有辦法網魚。



以上是星期五黃昏在景美溪畔試驗投竿漂流浮標釣的第一堂課心得筆記。